佛弟子文库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德林老和尚  2018/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佛是谁,死心塌地地参这个念佛是谁。那么到底该怎么参这个念佛是谁呢?就是要在“念佛是谁”这句话上起疑情。

什么叫做疑情?疑情就是不明白。

有人问你,你会不会念佛啊?你当然回人家,哪个不会念佛?我当然会念佛。当你念一声佛后,人家又问你,这个佛是谁念的?这就有点意思了。你会想,谁念的?当然是我念的啦,还有别人替我念吗?当然你不会这样回答,佛是我念的。如果你说佛是我自己念的,那你大概是天下第一大聪明人了,人家都不晓得佛是哪个念的,惟独你晓得佛是你自己念的。

那这个念佛是谁的话头就该改一改了,改成念佛是我,功夫也就不用做了,天下也太平了。若说念佛是我,我又是什么样子?我在什么地方啊?这个身体是我?还是这个脑子是我?我是什么?我们的心是散乱的,就要用念佛是谁这个死话头,调理我们这个心,使这个心不再散乱,不再奔走,逐步逐步地趋向禅定。这个定是有深有浅的,所以参念佛是谁一定要深参,参得越来越深,定也就越来越深,因定生慧,定到一定的深度就会开发智慧,打开本来。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要用起功夫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每每有人用不上去。参念佛是谁,贵在起疑情。

禅堂里讲开示,每一位班首师父讲的口径也不是都一样的,每个人好像都有每个人的说法。这不要紧,禅堂嘛是参禅的地方,要会参,你信不过,你可以疑,但不要起佛见法见,不要起妄想分别。无论班首师父说的对不对,你都要往道上会,既要懂得不取不舍,又要懂得善取善舍。比如讲有的班首师父说,你念佛是谁不会参,那就先念,先把这个念佛是谁念熟了再说。

这个话应该怎么会呢?这个念佛是谁,究竟是要你念呢?还是要你参?什么叫做参?什么叫做念?参禅是参的,念佛是念的,这不是很清楚的吗?可他既然这么说了,你就要往道上会,不必去计较他说的对不对。

念的,是念佛;参的,是参禅,他念他参我不分别,我只管照顾好自己的功夫就是了。哪个在参?哪个在念?从这里用心,就错不了路。

再说,每个人的用功之道不见得一样,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入道。这就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都可以,你愿意走哪条路,就走哪条路,可你不能说今天走这条路,明天走那条路,这样走来走去你不得回家呀。

你说这个念佛是谁我不会参,不会起疑情,那别人怎么会参呢?别人他怎么会起疑情呢?这样讲来话就多了。

疑情是什么?疑情就是不明白。众生之所以跟佛不一样,就是他不明白,不明白就是迷,明白了就是悟,悟了就成佛。

众生迷了,就要受生死苦,为了解脱这个生死苦,就要学佛,就要参禅,就要从这个不明白处入手。从这个不明白处疑进去,久而久之,疑团打破了,他就开悟了,明白了,这个明白就是从这个不明白的地方来的。

你看,这说了许多,明白不明白的,有些人还是听不明白。学佛不容易,参禅不明白啊。你看六七个七打下来,许多人还不晓得什么叫做念佛是谁,这个路头还没有摸到,可怕吧?也不要着急,只要你心在道上,精进不懈怠,总会慢慢做上功夫的。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都要得到一心。念佛讲究念到一心不乱,参念佛是谁,要参到成片成团,那也是一心不乱的另一个说法,都要达到一心不乱。

一心,一心是什么心呢?一心就是清净心。参念佛是谁也要参到一心,参到一心不乱,时间长了,时节因缘到了,他就能开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原来一切都在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

天乘四种禅定之初禅

定境的浅深,有四种差别。所以古人说:禅中无欲,欲中...

一个开悟的人,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个圆成实是什么因缘安立的呢?当我们修习我空观、法...

平常心是道

从心禅师在年轻时曾经到河南参见南泉禅师。当时南泉禅...

莫教错过眼前事,无限春光不再来

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

子真牧牛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切字。《高峰禅要》里也常强调要...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有四类: 第一类现象是痛、麻...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

你想什么,就和什么感应

禅宗有一个公案,我们把这公案跟这个比较一下: 有一个...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

三种层次的念佛人

我们可以这样讲,从一种愿力来取代业力的角度,我们可...

【佛教词典】异熟障

梵语 vipākāvarana。指众生由过去世之烦恼业因而招感...

【佛教词典】资

原意为资料、材料,即作为师者教导之材,意指受教之弟...

《心经》那么好,要如何去运用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从观自在菩...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

问: 闻思修当中,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如何...

各种茶叶的功效

1、乌龙茶:减肥美容,降低胆固醇。 2、绿茶:皮肤美白...

如何判断发心的真与伪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

凡夫能去极乐全靠这句万德洪名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

星云禅话(一)石头路滑

1 风动?幡动?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

佛子行三十七颂

谁见诸法无来去, 唯一勤行利众生, 殊胜师及观自在,...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

世间的四种缺陷

佛教称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意译是堪忍、能忍,指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