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子行三十七颂

2011/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此生幸得暇满船,自他须度生死海,故于昼夜不懈怠,闻思修是佛子行。

贪爱亲眷如水荡,瞋憎怨敌似火燃,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

舍离恶境惑渐减,弃除散乱善自增,自心清净起正见,依静处是佛子行。

长伴亲友须别离,勤聚之财必捐弃,识客终离客舍身,舍世执恋佛子行。

伴随恶友三毒盛,闻思修德渐坏少,慈悲喜舍令退失,远离恶友佛子行。

依善知识罪渐消,功德增如上弦月,珍视智能圣导师,重于自身佛子行。

自身仍陷输回狱,世间神祇能护谁?应依殊胜无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

诸极难忍恶趣苦,世尊说为恶业果,纵须舍命为代价,亦不造罪佛子行。

三界乐如草头露,均属剎那坏灭法,不变无上解脱道,奋起希求佛子行。

无始劫来慈悯恩,诸母若苦我何乐?为度无边有情故,发菩提心佛子行。

诸苦源于贪己乐,诸佛生于利他心,故于自乐与他苦,如实修换佛子行。

纵他因贪亲盗取,或令旁人夺我财,犹将身财三时善,回向于彼佛子行。

我虽无有何罪过,竟有人欲断吾头,然以悲心于诸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纵人百般中伤我,丑闻谣传遍三千,吾犹深怀悲悯心,赞叹他德佛子行。

若人于众集会中,揭我隐私出恶言,犹视彼如善导师,恭敬致礼佛子行。

护养于他若己子,其反视我如仇敌,仍似慈母怜病儿,倍加悲悯佛子行。

其若等同或低劣,心怀傲慢侮蔑我,吾亦敬彼如上师,恒常顶戴佛子行。

纵因贫困受轻贱,复遭重病及魔障,众生罪苦己代受,无怯儒心佛子行。

虽富盛名众人敬,财宝等齐多闻天,犹观荣华无实义,离骄慢心佛子行。

若未降除内瞋敌,外敌虽伏旋增盛,故应速以慈悲军,降伏自心佛子行。

三界欲乐如盐水,渴求转增无餍足,于诸能生贪着物,即刻舍离佛子行。

诸援所显唯自心,性体本离戏论边,不着能取所取相,心不作意佛子行。

遭逢欣喜悦意境,应观犹如夏时虹,外象美丽内无实,舍离贪执佛子行。

诸苦犹如梦子死,妄执实有极忧恼,故于违缘逆境时,当观虚妄佛子行。

为求菩提身尚舍,身外物自不待言,布施不盼异熟果,不求回报佛子行。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求利他岂可能?故于世乐不希求,勤护戒律佛子行。

欲积福善诸佛子,应观怨家如宝藏,于众生舍瞋恶心,修习宽忍佛子行。

见求自利二乘士,勤修行如救头燃,利众生为善德源,欢喜精进佛子行。

甚深禅定生慧观,摧尽业障烦恼魔,知已应离四无色,修习静虑佛子行。

五度若无智能导,菩提正觉难圆成,认知三轮实体空,智巧合一佛子行。

若不省察己过错,披佛外衣行非法,故当恒常行观照,断除己过佛子行。

我因烦恼道他过,减损功德徒退转,故于菩萨诸缺失,切莫议论佛子行。

因求利敬起争执,闻思修业渐退转,故于亲友施主家,舍弃贪恋佛子行。

粗言恶语恼人心,复伤佛子诸行仪,令人不悦之恶口,舍弃莫说佛子行。

烦恼串习难对治,觉智之士正念持,贪瞋痴心初萌起,即时摧灭佛子行。

无论何时行何事,应观自心之相状,恒系正念与正知,成办利他佛子行。

由此精勤所修善,为除无边众生苦,咸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0:00 / 0:00
齐豫-佛子行
八吉祥乐团-佛子行三十七颂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八风的考验

俗语说:动则生风,这即是风的来源。在修行中,常提到...

达到什么境界才可以食肉饮酒行淫偷盗

《永明延寿禅师全书》: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

【推荐】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

一日,舍利弗与维摩诘辩论不二法门,辩论到最精彩处,...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思考方式决定你快乐或烦恼

有时候我想:人为什么会生气?其实人生气的时候往往是...

皈依后的磨难

最近好几个居士都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皈依之前,生意...

阳德享盛名,阴德天报之

『四、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

【佛教词典】共十地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有的十地,叫做共十地。   ...

【佛教词典】定潋

(杂语)禅定湛寂,譬如清潋。寄归传四曰:专意律仪,...

【推荐】娑婆世界修行的三大困难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

不可乐于听闻而怠于实修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

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可违缘很多,是...

药师健康长寿七法(图)

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

你功夫做没做上去,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做功夫,参念佛是谁,一定要细细地用心,不能粗。我们...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于讲故事,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作为生命体验者,...

帮助弱者

在这世上有很多弱者,他们需要帮助。佛在世时,特别关...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

问: 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

学佛要怎么学

第一是严守戒律,让自己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心念都清净...

圣严法师《关于「梦」的问答》

问:每个人都会作梦,有些梦似乎比其它梦更的意义、更...

把文字转成心中的光明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