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印光大师  2019/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火。汝念佛头上若有物摩抚,及牵制等,此系念佛时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

若眼皮垂帘,及心向下想,则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灭矣。切不可认此为工夫,又不可怕此为魔境。

但至诚摄心而念,并想自身在莲华上坐或立,一心想于所坐立之莲华,则自可顿愈矣(若不敢作莲华上坐立,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脚底下想,此种心火头火,均可不生矣)。

复沈弥生居士书

如诚法师白话译文:

念佛闭上眼睛,容易昏沉,如果不善用心,或者会有魔境。只要眼皮垂下(就是所说的:如佛像的眼睛一样),那么心就会沉潜不浮动,也不生头火。你念佛时,头上好像有东西摩抚,以及牵制等情形,这是念佛时,心朝头上想,导致心火上升的情况。

如果眼皮垂下,以及心向脚下想,那么心火不会上升,这个病就消灭了。千万不可以认为这个是工夫,又不可以害怕这个,认为是魔境。

只要至诚摄心而念,并且观想自身在莲华上坐或立,一心观想自己所坐立的莲华,那么自然可以顿时痊愈了(如果不敢作莲华上坐立的观想,恐怕导致或有著魔之事,只要向脚底下想,这种心火、头火,都可以不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你贪求冥感,魔就来了

开始修行的時候,要先分别什么叫魔事、什么叫魔相,修...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问: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师答: 须...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圣人诚明之道,如来真常之法,匹夫匹妇,皆堪与知与能...

末世众生依净土法门,决定可了生脱死

原文: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

【佛教词典】八十无尽

(名数)无尽意菩萨,说八十种无尽之法门。见无尽意菩...

【佛教词典】道流

(术语)学道者流,禅道者流也。临济录曰:道流祇如自...

夫妻间的礼仪与义务

一、夫对妻的礼节和义务 佛陀在很多经典谈及夫妻伦理,...

圣严法师《回家的感觉真好》

我们要用爱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温馨的意涵是指温暖,令...

四十八大愿——(第24愿)供具自皆如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

佛陀最后的教诲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

佛教为何分宗派

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参禅人,切宜恒心远固,不得碰着即退。要知参禅事,大...

什么是成功呢

什么是成功呢? 在古人看来,封侯拜相,加官晋爵,都...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

不同部位的皱纹暗示着身体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大,脸上长皱纹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并不...

割十补百

电光易灭、石火难留,逝水绝归源之路,落花无反树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