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宽运法师  2016/12/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与受用,所以现在修行人也好、念佛人也好,真正能得道的,就好像凤毛麟角毛一样,越来越少。因此我们今天有机会听闻佛法,实在是很大的福报;既然是如此难得的福报,我们便要好好珍惜;为了破迷开悟,为了袪除种种愚痴的心,为了得到真正的解脱,我们就必须要福慧双修,所谓‘福具足即不贫,慧具足则不痴’;所以,我们要修福修慧。

以下我为大家讲一个‘福慧双修’的公案:从前有两个修行人,一人专门修福;一人专门修慧;过了几十年之后,专门修福的人,由于修福的关系,所以非常的有福报,可是有了福报之后,他便经常作恶,结果死了以后,便堕落到畜生道中,成为一头大象;不过虽然投生到畜生道中,由于以往一直修福,所以还是有余福,成为皇室里的大象,时常被珍爱保护。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战争,人们都是骑着马或象来打杖的,而且相信骑着大象便能逢战必胜,于是当时的国王便给大象设计了一个璎络,挂在大象的身上,看起来非常的庄严,所以大象感到非常的得意。另一人则专修慧,最终得到了阿罗汉果,但是由于他修慧不曾修福,所以出来乞食就没有人供养,而其他人所得的供养就很多。所以说:‘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络,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试想虽同是出家修道,有修福的人,就能感得大众供养;若不修福的话,能得到的供养就非常之少。

以此为鉴,我们无论出家在家,都应该修福修慧;此两者能兼修当然是最好,若从中选其一的话,还是修慧较好,因为慧能灭除贪、瞋、痴烦恼,特别是能从愚痴中解脱出来,不复无明;不会轮回三有;不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而且往生净土也很容易,同时,若有了慧然后再修福,相对来说也较容易,所以大家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多闻佛法,以修慧为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

修行的十大要点

一、孝养父母 佛教以孝为本,孝养父母是佛门的最大根...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因为要改造你的想象力。其实布...

放下修行中的虚容

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放下...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

这就是智慧的念佛法

心、境是一对,一对就是合而为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许愿还愿呢

许愿和还愿,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们事佛礼佛的一种方...

失眠的食疗法

失眠的人,睡不着觉是个好麻烦的事情。失眠往往是有几...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恳

一、始于立心 立心就是立志,立下志向,心也就有了方向...

【佛教词典】断智

(术语)断烦恼之智也。大乘义章十三曰:烦恼尽处,名...

【佛教词典】无学位

无学者,言学道圆满,更无修学也。无学位者,谓断至第...

有勇气死,何不更好地生存

《杂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个老母亲唯一...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

请不要预支烦恼

飞机正在白云之上翱翔。机舱内,空姐微笑着给乘客送食...

佛教是否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一些非科学的成分

问: 请你谈一下,在当代自然科学极大发展,人类理性普...

【推荐】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

耕种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

我只看我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有一位牧师的女儿,她天生就是一位脑性痲痹患者,全身...

生老病死颂

恩爱萦缠与么来,三缘和合住胞胎。 凿开混沌通身瑕,踏...

无穷的欲望,导致无限的危机

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

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吗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其实,一个人如果失去了...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