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2012/06/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其实,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实的本分,那么他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会令人对其“敬而远之”,生意更会举足维艰。

《醒世恒言》中说道:“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下面就是网络上流传的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诚实不但不是吃亏,而且让生意愈加兴隆。此故事寓意深远,也证明了“善有善报”真实不虚。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叫“永昌”,另一家叫“丰裕”。“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避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

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行德,满口答应下来。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星秤师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一塾师的女儿为妻。

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爹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沉思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星秤师傅说:“俺爹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星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千万不能让俺爹知道。”星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星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星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赶热闹,纷纷转到“丰裕”买米。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而斜对门的“永昌”米店简直门可罗雀。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让给了“丰裕”。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掌柜心里高兴,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的奥秘。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家人齐心合力的。老掌柜嘿嘿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靠啥发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积月累,咱就发财了。”

接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星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说了一遍。

儿孙们一听,都惊讶得忘了吃饺子。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露山不显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这时,新媳妇从座位上慢慢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星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就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靠诚实发的财呀。”

大家更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第二天吃过年初一早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从腰里解下帐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咱都听她的!”

众人为秤,半两之差,心明如镜。做生意,讲究"诚”,做人岂不如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模仿老鹰的乌鸦

老鹰叼走了一只绵羊。一只乌鸦见到了立刻想学它。 乌...

坚持为什么这么可贵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来微...

在生命当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破妄显真─妄想是很抽象的,我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大...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

本分的钱都受不住,意外的财能守住吗

人人都讲发财,所以炒股,发财来得快嘛。可也别忘了赔...

你是在饮用一杯「咸水」吗

古时候有个财主,从拥有九十九只羊的那一天起,就眼巴...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

染布的譬喻

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阿含经故事:谁受苦乐

有一次,佛陀与众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途...

身受与心受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

【佛教词典】竺法济

晋代僧。生卒年不详。居于剡东御山,为竺道潜之弟子。...

【佛教词典】无常风

(譬喻)风不知所来,不知所去,去来于不用意之间而散...

烦恼来时提不起佛号该怎么办

问: 当烦恼习气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念佛心不强烈,甚...

【推荐】品茶

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

扑灭心头燃烧的嫉妒火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

【推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时期,刘备临命终之时,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有这...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

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问: 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

「阿弥陀」是什么意思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

神变月的由来

农历大年初一到十五是中国人的大过年。在佛教的历史中...

学佛之人的四种感应

佛法是妙法,绝定兑现,兑现是兑现但要符合因果,你不...

财富的来源是布施

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

野狐禅「不落因果」

《无门关》第二则里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

时空与生命的超越

时间过得真快,记得我还在当小沙弥的时候,看到年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