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净界法师  2017/07/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伤,这是否也属于因果的报应?或是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关?

净界法师答:这世间上,跟因果无关,那么他为什么会受伤呢?你说,诶,他去打球受伤了。那为什么别人打球不会受伤?这个打球只是一个增上缘,就是他有这个罪业嘛。就是说,你看有些人被蚊子叮到了,他就很严重;有些人被蚊子叮到,没有事,他没有那个业。所以这个蚊虫……这个都是增上缘。我们学《摄大乘论》学到现在,你要经常思惟“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所有的染净因果,离开了阿赖耶识,都不能成立,都不能存在。不可能有一个果报不是从你自己的阿赖耶识表现出来,不可能。当然你说,诶,这个风水不好,我生病了。这都是增上缘。有些人住进去不会生病,他没有那个业。所以说,你这个菩萨思考,你一定要经常住在阿赖耶识来思考事情。你只是住在有为的这些五蕴的感受——色、受、想、行、识,那你迟早起颠倒。

我觉得,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可能会有过失,也可能会做得不够好,这都可以理解。凡夫菩萨是带着烦恼障、业障修行,这可以理解。但是,一个菩萨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起颠倒,因为你没有希望了,你的目标已经错谬。就是说,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烦恼会障碍我们,罪业会障碍我们,身体的老病痛也会障碍我们,但是我的目标很清楚。我现在有障碍,但是我知道我要往哪个方向走!你这个人有希望,你没有失掉正见。一个人失掉正见,已经是邪知邪见、天魔外道,你说你修习善法有什么意义呢?我看没什么意义了。这个善法是没有方向性的,它不晓得是引导到哪个方向,不知道,但是肯定那个果报不会庄严。所以说,你说这个人受伤害是不是跟因果报应有关系?肯定有关系的。

所以我们学《摄大乘论》,会觉得无著菩萨他是从很多微细的角度不断地来建立你大乘的正见。他就是不厌其烦、点点滴滴地,在你的心中、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把善根种下去。那么你就是不断地熏习,慢慢地你的思考就改变了。而你的思考改变以后,你的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观照力就会现前。虽然在你眼前会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你觉得这都无所谓: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心中不起颠倒,所以是逆境不怕。一个人最可怕的是起颠倒,连佛都救不了你。六祖大师讲一句名言,六祖大师他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就算是盖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宝塔,那顶多就是魔业。“福何可救?”福报救不了你。我们希望,我们研究这个《摄大乘论》,尽量用这个思考。学完以后面对种种的因缘,用这个思考来起观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什么意思

问: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宏海法师...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还要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问: 在静坐时有各种境界出现,还可以继续再坐吗?如果...

嗜肉者不可不知的食肉十大危害

现在,人们对肉食的欲望日益增长,一日三餐天天顿顿不...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

宗舜法师: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宗舜法师: 这个剃发的风俗在古代印度对于重犯,就是...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

人生有七件事千万不能做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总有数不清的不...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

【佛教词典】吹毛

(物名)利剑名。碧岩百则评唱曰:剑刃上吹毛试之,其...

【佛教词典】偷婆

(术语)Stūpa,同于塔婆。译曰庙或坟,玄应音义十曰...

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

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

佛书、善书与邪书的概念与辨别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三宝可以帮助达成...

大安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

问: 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应该是百...

寺院普佛有何含义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

同理万物茹素护生

1月19日的志工早会上,证严上人感恩地说,岁末年终之...

凡所有心皆称迷心,心本无生始称悟心

参禅人,守住一门做工夫。何以专办此事,尽此一生,尚...

沩山禅师警策文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圣严法师《在网络的虚幻中体验真实》

佛教是非常重视实验、实证和亲身体验的,是从生活与心...

净土宗怎样才能做到随念往生

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

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问: 我总想管教我父亲的不良习惯:打麻将、饮酒。我...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十恶不赦是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古代刑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