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惠空法师  2023/08/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切”字。《高峰禅要》里也常强调要生死心切,就是针对我们这种已经知道,可是却悠悠忽忽的心态。

这些观念大家都有,可是要有那种切身的感受、要有那种念兹在兹的心情,就不是很容易了。所以,我们只能靠着持续不断地努力,慢慢跑,一步一步地去把它完成。一年两年做个十分、二十分,二十年三十年做个五十分、六十分,慢慢地做,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有所进步,有所成长,这就够了。我不能要求大家做第一等人,但至少我们能做第二等人,慢慢地一步一步前进。

大家要知道,禅修并不只是在坐中才修,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把自己的心安住下来,所以你的功夫能不能进步,就看你平常用不用功。你的功夫有没有进步,不是看你打坐坐得久不久,而是看你平常日常生活中你的功夫用得上用不上。如果平常就能用上功,打坐起来一定会觉得不一样。至于如何在平常就能用得上功,这个问题就比较细微了。

根本上而言,我们平常能不能用功,就看你心念起伏的状况而定,简单地说,就是平常的心念动得厉不厉害。心念的起动就是所谓的三毒:贪瞋痴,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对好的境,我们会贪着,对不好的境,我们就会起瞋心;至于愚痴,就是对事物不能如理思惟、胡思乱想、胡说八道。我们的心,就是在这三种基本的烦恼中起伏乱动。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的心念常起贪瞋痴,就会扰乱我们的心水。在禅法上有所谓的心水和定水。打坐坐得好,有定的功夫时,就会觉得心好似一潭澄明清净的水,这水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水,而是指人在禅定中一个很特别的身心状态,就像一泓清澈凝然的水。

因此如果我们心常起贪瞋痴的念头,就会使心水起波,使心染毒,就像是把红色黄色的颜料,或是一堆垃圾废物丢进一潭清水一样,这潭水就混浊不堪了。所以我们心念中贪瞋痴的力量,很快就会污染我们的心水,很难再使心水恢复那种澄澈平静的感觉。所以我们在打坐时,静一静,有一点功夫了,可是下坐后,心念又常起贪瞋痴等烦恼。再打坐时,又必须再多花精神把烦恼理清,就是这样我们的功夫始终无法进步。我常常思惟,发觉我们不易进步的关键就在于此。

所以,学院为什么要大家少说话,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一讲话,心念就会动,就会扰乱我们宁静的心水。因此,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顺着这个道理一步一步向前走,慢慢把身心收摄起来。在静坐时的感觉,出定后的感觉,大家慢慢去体会体会。

我自己本身是从经论入手,因此也试着把禅法的道理,用佛法的观念来对各位说明,当中有我自己的心得,也包含了佛法的理论架构。也许不一定完全正确,但给各位作参考。各位确立了大方向后,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滴慢慢去体会。能够常常去用心的话,对于这些道理就能体会得很深刻、很清楚,当你起了烦恼的心念时,就能够很快地察觉,然后慢慢地把它平复。等功夫久了、纯熟了,烦恼就起得慢、起得少,心念平静,打坐时就不会那么费力了,坐的时候也渐渐有了静的感觉。

虽然身和心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一定,但一般来说,心能平静,身就能坐得好,身能够坐得好,心也比较能够静下来。所以大家多用心去体会,对于自己的心念就能有一份的认识和掌握,各位多多用功,好好努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耐烦的好处》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耐烦...

禅宗历代祖师传法偈

释迦牟尼涅槃说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

星云大师《要空,才能有》

佛教讲空,是要空诸执著,空诸两边,空诸假相,空诸对...

禅宗与牛的因缘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胜...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

解脱名利束缚,唤起心中阳光

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讲经说法的重大意义

一、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职,即本职工作。依佛为...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

敦伦尽份、苦乐随缘、感念佛恩

佛法使我们的心开放,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赋予我们全...

【佛教词典】地墨

(譬喻)大地为墨,以书文字之谓也。显其量之多也。吽...

【佛教词典】信

【信】 p0869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若卽于彼补特伽...

一念善心即为佛

印象中,奶奶笃信佛教,每日吃斋念佛,特别信奉观音。...

东林佛号的唱念方法

各位莲友,东林佛号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将近有二十年的...

凡夫的一念心被两种障碍所缠绕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

中年养肝的四大禁忌

在中医的养生俗语中,有青年养肾,中年养肝,老年养胃...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

妄语戒有哪种情况可以开缘

向人说证果等法相;欲说他事,而误说证果等事;戏笑说...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

【佛学漫画】持安忍

持安忍...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