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苦一定要生气呢

星云大师  2014/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苦一定要生气呢

把心放空,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

你常遇事小题大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吗?你常为生活中的小事耿耿于怀吗?你相信一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改变一生吗?有时,我们不能改变他人,但可以改变自己,我们不能改变事情,但可以改变心情。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做事,事情也会给我们好的回报。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而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带给每个人的影响又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这些不如意的事情而郁郁寡欢,也有些人会从中发现快乐。苦中可以作乐,悲痛可以化为力量,危机也能变成机遇。换一种角度看世界,世界就会因你而不同。

我们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排解生活中烦心的事情,只有这样烦恼才会冰消雪融。人要想排除烦恼的困扰,首先要学会宽容和忍让,其次还要学会理解人、体贴人,能够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不要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如果双方都逞强好胜,矛盾就会愈积愈深,最后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这样既破坏了人际关係,又影响了相互团结,还有损身心健康。

学会忍让,学会“化干戈为玉帛”。只有这样,你才能知足常乐,才能不会经常为一些小事而生气伤神。

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每个人面对烦恼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凡事应该多往好的方面想一想,心中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眼前才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你无法选择你的老板板,你更无法选择你的出身,可是你却可以选择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一个苛刻的老板,可以锻炼我们的耐力;一个贫苦的出身,则可以激发我们更加奋发图强的斗志。

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那么你就不会再为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而生气了。

生活中经常有人为一些小事而生气。其实他们也不想这样做,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样不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到周围的人际关係。

从前有个妇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生气,和邻居、朋友的关系都搞得很僵。她非常恼火,想改吧,一时又改不了,于是终日闷闷不乐。

有一天,她和一个好友聊天时,说出了心中的苦闷。朋友听完后就对她说:我听说南山庙里的老和尚是个得道高僧,他也许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她找到那个和尚。对和尚说:“大师,我怎么老是生气呢?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大师笑而不答:“哦,施主,请跟我来!”和尚把妇人带到一个小柴房的门口说:“施主,请进!”妇人很奇怪,不明白老和尚的意思,但她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柴房。这时老和尚迅速把门关上并上了锁,继而转身走了。妇人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你个死和尚,干吗把我关在里面啊?快放我出去!……”

骂了很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最后,妇人总算是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现在还生气吗?”

妇人回答说:“我只是在生我自己的气,我为什么会到这鬼地方来受罪?”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够原谅别人呢?”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许久,高僧又来问她:“还生气吗?”

“现在不生气了。”妇人回答说。

“为什么呢?”

“气也没有办法啊。”

“你的气还没有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以后仍会很剧烈。”高僧说完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立即上前说:“我现在不生气了,原因是不值得气了。”

“还知道什么叫不值得呀,看来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的。”高僧笑着说。

当高僧迎着夕阳站在门外时,妇人这样问高僧:“大师,何为气呢?”

高僧把手中的茶水倾洒在了地上。妇人看了很久以后,顿悟,叩谢后回去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别人伤害了我们,可从来都不知道从自身找原因。难道真的都是别人的错吗?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原来老天也很眷顾自己!朋友也从未曾主动离弃自己!

生气其实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何苦一定要生气呢?“气”其实就是别人吐出来但是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就会觉得反胃;你不在意它的时候,它也就会自动消失。

佛说,烦由心生,而心呢?不过是一个大血肉糰子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嗔心打开地狱门

1、嗔心是堕落地狱之因。 2、嗔心一起,地狱门开。 ...

容易发怒

有一位经理非常能干,又善于领导人,就是脾气太大了,...

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法语

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不妨先问问自己,对方引起我嗔恨...

杀掉嗔恨

有一个婆罗门生养了一个瞋心很重的女儿,经常触怒婆罗...

生气了就绕着房子跑三圈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

忍恶无嗔现大威德力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舍利弗和目连两位尊...

圣严法师:气到忍不住时怎么办

有人说「沉默是金」。沉默并不等于就是沉没,被骂、被...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星云大师《佛教奇人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时常对现代世界中的各...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

星云大师《如何施舍财富》

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

星云大师《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前言 语言是一种艺术,运用得体,则人际关系和谐,人...

【佛教词典】三种不坚易三坚法

本事经卷七以财、身、命三种不坚,转成坚财、坚身、坚...

【佛教词典】开元释教录

Kaiyuanshijiaolu   佛教经录。唐智昇编纂,20卷,略...

【推荐】愿力变事实--往生者的托梦

在肿瘤科当医师的时候,我总是拜托总机小姐白天上班看...

习惯成自然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技艺很好的厨师,经常被人请...

大安法师:什么叫发邪心

什么叫邪?发邪心,立邪愿的相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

圣严法师《为什么贪心》

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着的东西种类...

【推荐】德行不够,德不配位

古人说有德配位,也说德不配位。 我们说一个人:别人坐...

吃肉杀生因果不虚

色身无常 世上没人愿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

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

心浮气躁、严厉苛刻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四个原则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梦参老和尚:如何诵经

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

佛陀的感应之道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