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瞋恚的六种过患

星云大师  2018/06/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成火,瞋恨之火能烧功德之林;瞋恨也如同刀和剑,能伤害我们的慧命。在《法苑珠林》里,记载瞋恚的过患有六点:

第一、因瞋恚而失善法:《佛遗教经》说:‘瞋恨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生后世,人不喜见。’本来做好事,是善法,但因怀着瞋恨心,就不是善法了。例如布施是好事,但是如果不欢喜的说:‘给你,拿去!’,如此‘不食嗟来食’的态度,让布施的功德一下子就丧失了。

第二、因瞋恚而堕恶道:瞋心之害过于猛火,如提婆达多虽然也很认真修道,不过他太沽名钓誉,嫉妒佛陀的威德,对佛陀怀着不平、瞋恨之心,甚至不择一切手段要陷害佛陀,因此犯了五逆重罪,招感堕入地狱之苦果。

第三、因瞋恚而造恶口:当瞋恨心生起时,我们往往忘记自己的修养,也不顾自己的风度,如汽车抛锚了,大骂汽车气死人;咒骂车船误时,怨怪饭菜不合口味;对自己所爱的亲戚朋友反言相讥,甚至把看病救命的医师也都告到法院去;可见我们内心一有气愤,首先犯下的就是口业。

第四、因瞋恨而丧法乐:瞋恨之心令我们丧失理智,如过去有一个高中男孩,期待在他毕业典礼那天,能收到父亲给他的毕业礼物一辆新车,但是回到家,只见父亲手里拿着一本圣经,这男孩怒气充塞心中,二话不说掉头就走。离家三十年,直到父亲的丧礼才回来,他赫然发现父亲所有的爱心包括购车的支票,就夹在圣经里面,青年后悔万分,却已无补于事。一念瞋恨心,义理人情都不顾,当然更享受不到那份美好喜乐了。

第五、因瞋恨而窃善心:有道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平时相爱的夫妻,一旦生气的时候,反目成仇,恨不得他早一点死。当一个人瞋恨心生起时,他就没有了世界,没有了朋友,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自己。所以瞋恨就像盗贼一样,会窃取善心,让我们失去一切。

第六、因瞋恨而遭祸患:今天的社会,有时候会因为你用不好的眼色看人一眼,别人就会捅你一刀,给你一拳。也会因为瞋恨,随便骂别人几句,而引来报复等各种祸患。

古德云:‘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瞋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如果想要消灭内心瞋恨的火焰,必须用慈悲的法水让它柔软,否则只有让瞋恨之火烧身,让瞋恨之气压榨。瞋恚的过患有六:

第一、因瞋恚而失善法。

第二、因瞋恚而堕恶道。

第三、因瞋恚而造恶口。

第四、因瞋恨而丧法乐。

第五、因瞋恨而窃善心。

第六、因瞋恨而遭祸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四空定的过失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

证严法师《解开嗔恚心结》

俗话说:相骂没好话。对人说了一句难听的话,别人也会...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

佛与提婆达多所结的冤结

昔时,佛与大比丘们一起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当...

大妄语的过失

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只是一...

学佛的人先从控制情绪开始

常言道好言一声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这个说好话说...

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人与人打交道,免不了碰上不对脾气的人,于是便出现其...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星云大师:培养耐力

耐是持久,是承受,是一种力量。你看,飞鸽传书需要耐...

刀口之蜜--人生的实相

佛教有一段譬喻,说人生如一座枯井。 有一位旅人,在...

如何修出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有一次,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

星云大师《拥有与享有》

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大厦千间,睡眠几尺?你有想过吗...

【佛教词典】比丘教诫说法

亦名:教诫说法 子题:十二缘行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

【佛教词典】大展三拜

大展坐具以三度礼拜。即禅僧对本尊或尊宿所行之礼式。...

盂兰盆节的来历故事

一天,大目犍连尊者刚刚获得六种神通,迫切地想救度父...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缘

当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王的妻子怀...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推荐】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

佛菩萨天天都在跟前,是我们不能够理解

无著菩萨在印度的时候,修弥勒菩萨慈心观。他在山里坐...

谁没有熬过

初中毕业后,他开始自谋生路,第一份工作是做建筑工,...

楞严咒为一切诸佛之母,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持楞严咒: 向内开显真如,向外感通诸佛 欢喜、生善、...

人生虽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

走出宿命的阴影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

长夏须养脾胃,如何调理有秘方

中国人以农立国,讲究吃饭。其实一个人身体真正需要做...

圣严法师《对事不对人》

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

【推荐】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