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星云大师  2016/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即以佛陀为导师,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胜功德,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因此,学佛首先应该了解‘佛’的意义。

‘佛’是‘佛陀’的简称,来自梵语 Buddha 的音译。又称浮图、浮陀等,意译为觉者或智者。亦即佛陀是具足自觉、觉他、觉满,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自觉、觉他、觉满,是‘觉’的三个层次。

‘自觉’,是本身对诸法实相有了正确的认识与觉悟,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因此又称‘正觉’,这是声闻、缘觉二乘圣者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觉他’,是菩萨们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转而觉悟他人,有别于二乘人的自觉,故又称‘等觉’(遍觉)。‘觉满’专指佛陀自觉、觉他的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又称‘无上觉’,有别于二乘及菩萨虽能自觉、觉他,但未能破尽见思、尘沙二惑。佛陀以无漏清净的智慧破除根本无明(无明惑),断尽见、思二惑,圆满菩提,成就佛道,始能成为‘三觉圆,万德满’的圣者,所以也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

佛陀不仅是觉悟宇宙真理的觉者,也是彻知宇宙真相的智者。佛陀具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其中,‘一切智’是二乘了达诸法总相,认识诸法本体是空的智慧;‘道种智’是菩萨认识诸法别相,了知诸法的千差万别乃缘生而有的智慧;‘一切种智’唯佛陀所证,是能通达‘缘起性空’的诸法总别相,亦即认识色空不二、性相一如的‘无上正等正觉’。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个宇宙人生的本体、现象、作用,能觉察、证悟这种真理的人,就是佛陀。佛陀化导世间众生,为‘能化之人’,故又称为‘能人’、‘能仁’。人与仁同音,假借而相通,能仁原为梵语‘释迦’的意译;佛怜愍众生无不仁慈,故转而以能人、能仁为诸佛的通号。因此,不论过去、现在或未来,只要能够证得真理,达到佛的境界,都可以称为佛。

所以,‘佛’之一字,就如博士一词,只要具足同样资格,任何人均可称之;而佛性人人本具,只要能证悟自心本性,人人皆可成佛。佛陀出现在世间,为世间难得的珍宝,故称为‘佛宝’。《心地观经》说:‘善男子!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1、有无上大功德田;2、有无上大恩德田;3、于无足者、二足者、多足者中最贵;4、极难值遇,如优昙花;5、独出现三千大千世界;6、圆满世间、出世间功德。以具如是六微妙功德,常能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众生故,佛宝有不思议恩。’

佛的意义,既为觉者、智者,所以学佛的目的,不外是要开智慧,求觉悟,而其关键,即在去除烦恼障及所知障。烦恼的根本就是贪瞋痴,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只要三毒息,三慧朗,就能破除无始以来的无明,此即‘自觉’,正如禅宗的开悟或见性。自觉之后进而能够觉他,也就是‘弘法’或‘利生’。自觉是属于修‘慧’,觉他是属于修‘福’,福慧双修即是菩萨;经过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当福慧圆满具足,这时才是‘三觉圆,万德具’的佛陀。

《佛地论》说:‘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醒觉,如莲花开,故名佛也。’‘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人之所以能成佛,是因为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有成佛的性能。‘佛性’在经典中名称繁多,有‘如来藏’、‘真如’、‘心地’、‘圆觉’,或是‘本来面目’ 等,名字虽异,意义相同。《法华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即发出宣言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凡夫的清净自性本来与佛无异,所谓‘般若风光,人人本具’,只因被无明烦恼所覆,因而不能显发,犹如明镜蒙尘、明月为乌云所覆。

学佛即是去除烦恼,开显佛性的功夫,《法华经》所说的‘怀珠作丐’、‘藏宝受贫’,这是众生最大的遗憾。《圆觉经》说:‘譬如销金,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吾人学佛,亦如开采金矿一般,虽然佛性本具,但不经修行,则如金矿未经开采,终不能得。所以,学佛首先要肯定自己佛性具足,同时要知精进修行,果能如此,则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论是多么顽劣愚痴的众生,也终有开悟、见性、圆满佛道的一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这种大聪明与内在的性德不相干

大聪明的人在世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能够出口...

憨山大师彻悟心性的故事

彻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师三十岁。这年新春正月同...

极乐现前时,才能体悟到生即无生义

生也作无生义,往生就是无生的意思。乍一听,往生嘛又...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报恩经》里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宝,要满众生...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

四十八大愿——(第36愿)勤修必成佛道

愿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

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

整个一心三观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内观,就是安住清净...

背麻的人

某地有两个朋友离家外出,他们打算出外找些事情做,积...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星云大师《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接引,让我们再...

星云大师:小,不能忽视

一般人皆贪多求大,即使在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世人...

星云大师《为社会大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是一群虔诚皈依您的弟子: 有的...

星云大师《人生五味》

过去有一个传说:阎罗王要一个人到世间来投胎,只给他...

【佛教词典】轭

(术语)谓烦恼也。众生为烦恼所系缚,譬如牛马受轭而...

【佛教词典】塔史

巴利名 Thūpavajsa。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以外之著作。...

懒惰变精进

过去舍卫国城里有一位富翁,拥有无数的财产和一个独生...

何等众生具备往生净土的资格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

诸仁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所...

那种被吃的痛苦,比吃自己的肉要难受千万倍

一天,一位父亲牵着小儿的手,前来皈依。大师微笑地看...

生命入胎疑

男女未会以前,从无产乳之事。一经配合,便有子女。试...

孝心不能等

男孩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学到...

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乱

前些日子,有位长期住在美国修行的法师写信给我,提到...

为何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问: 为什么说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关于吃豆腐您所不知道的秘密

豆腐是咱们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食品了,但是,豆腐究竟...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

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

五种佛教的莲花

《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华有香、净、柔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