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开源节流》

星云法师  2010/06/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诀,那就是「开源节流」。一个人的生涯规画里,不能少了「开源节流」。创新一种事业,先要评估,在这项事业上我能开源节流吗?甚至国家政府一年高达千万亿元的预算,也不能只是把他当成纸上的数字,而是需要有人在实际情况里,例如负责主计室和经济部的人,要能确实有一套开源节流的方法,政府的各部门才能顺利运作。

开源节流的方法很多,有的人在家中的庭院里,种上几棵蔬菜,偶尔锅中所煮,不必花钱购买,这是他「开源节流」的所得;有的人从山边引水到厨下,无须动用自来水,一年也能节省不少开支。

现在家家几乎都有冷气机,懂得把冷气设在一定的室温下,不要经常动用开关,这也是节约能源的方法。团体里人多,每日垃圾量大,如果能够加以分类,不但减少处理垃圾的搬运费,还能资源回收,增加一笔额外收入呢?

开源节流不一定只限于经济能源上,平时多结交一些朋友,多发心担任义工,多培养与别人互动的因缘,这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开源节流。

购买东西,分期付款,这是开源节流;不用的物品,能省则省,少了堆置的拥挤,多了空旷的简朴,这也是开源节流的良好习惯。甚至于对自己不当看的东西不看,免得视力疲倦;不当听的语言不听,免得听出是非烦恼;不当做的事不做,免得造业;不当想的不想,免得心烦意乱,这都是身体的节流。

此外,身体也可以开源。当看的人,不但要看,还要行注目礼,而且要看出个中的所以然来;当听的,不但听懂,而且要听出别人话中的弦外之音;应该想的,不但要思惟前后、左右的因果关系,而且要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把宇宙万有、世界人生,都想在自己的心中。每天所思所想,都是道、都是德、都是学、都是扩大、都是普遍,这都是开拓自己能量的源流。

其实,开源节流固然是与资本、能量等外在的因缘条件有关,例如没有高山,又何能开采出金银宝藏;没有沙漠、海洋,又怎能开采出原油?但是也有许多的修道者,他们不看外界,专看内心;不想他方,只是思惟本性。卧榻之上,一书在手,可以周游天下;蒲团之间,未尝不能开辟心中的天地?

说到开源节流,外在的天地,内心的世界,都可以开源节流。只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开发能源的条件是什么呢?拥有智能、信仰、毅力、能量,通达因缘所成,明白共有关系,所谓「开源节流」,对吾人的贡献,其大可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慧静老和尚昼夜如一的参禅功夫

坐一支香,行一支香。行啊,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把住...

日常生活中要怎么用功

倓虚老和尚在讲《楞严经》的时候,他在期中考时出了一...

心净则国土净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

跟佛菩萨讨价还价

一个居士说:师父,我发愿诵1000部《地藏经》,回向给...

明贤法师的修行因缘

我追随了一个大众很少了解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鄙视名...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人生的十度修炼

1、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

末法时期,学佛有诸多逆缘。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星云大师《拥有与享有》

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大厦千间,睡眠几尺?你有想过吗...

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如时与世尊交

入门便悉弥勒笑,出寺难求俗虑抛;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

人生要有理想

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

【佛教词典】七胜事

佛特有之七种胜事。又作七胜法、如来七胜事、七种最胜...

【佛教词典】汾阳三句

即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接引学人时所立之三语句。即...

火灾、水灾、地震、海啸的因果

这一次的灾难,我们就不禁要问,地震到底是什么因果?...

不是遗传,这是共业,就是自作自受

这个无明呢,就是微细的愚痴,微细的愚痴就是对于一切...

集体创作

在过去,有一群画家,每个人在绘画创作方面各有所长,...

四十八大愿——(第13愿)佛寿命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

内魔不生,外魔不起

智者大师上天台山时,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当然也应...

祭拜的食物谁能享用?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平时散乱不精进,只因没修无常观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

妙莲老和尚《涂粪喻忏罪》

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忏悔,忏悔才安乐。但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