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净界法师  2015/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当然也应该要修大悲。

大悲心的修法,首先“正修大悲心”,要生起大悲的心情。

第一个,知母

我们回忆过去的生命有无量劫的生命,而每一次的生命都必需要有一个母亲来受生,所以每一个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这个就是“知母”,如实地了知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

第二个,忆念母亲的恩德

每一个众生做我母亲的时候,都是十月怀胎的生育之恩,乃至种种的辛劳养育之恩,所以我们应该对过去的如母有情生起感恩、报恩的心情。由这个感恩、报恩的心情,激发我们的慈心跟悲心,希望在前面所修持的礼拜、赞叹、作愿、观察这些禅定智慧的功德,能够让众生有诸痛苦离开痛苦,没有安乐具足安乐。

这些就是说,当我们修习前面的止跟观的时候,由禅定成就净土的善业力;由观成就净土的观照力。但是有时候我们会落入“我爱执”,活在自我意识的颠倒中。这时候修大悲心,就能够把这种爱护自己的心,转成爱护众生的大悲心,所以修知母、念恩、报恩,能够把心的颠倒转换。以后就可以修回向了,我们有想要利益众生的心,就可以回向。

回向的内容有两个:

第一个是“回染向净:成就自利的功德。”我们可以透过自己的回向,所谓的“愿生西方净土中”,把杂染的果报回转到净土的功德。

第二个是“回入娑婆度有情”:“回小向大”,把这个狭小的心量变成广大的胸量,成就利他的功德。

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一个重点:

净土的本尊相应,你要跟阿弥陀佛的心感应,本质要相同。阿弥陀佛的心是大悲心,如果我们的心是狭小的我爱、自私自利的心,不可能感应道交,这两个不相随顺,气味不同。

所以修大悲心,不是说你能够付诸什么行动,你可能只是在佛堂里面修观:知母、念恩、报恩,你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只要你能散发出大悲心的气氛,就对了!所以重点是在气氛,而不在于实际的行动。

你一定要把“想要众生离苦得乐”的那种悲悯心生起来。即使你不能采取行动,也能够感应道交,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透过回向来修大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慈心化嗔心

有一天,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向诸比丘...

杀生的因很猛烈,这几种情况,特别要戒杀护生

在莲池大师的《戒杀文》里边讲到,大家过生日的时候,...

鱼王悲心救饥民

久远之前,有一群贫穷困苦的人,一心向佛,也发心布施...

慈悲与爱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

母亲的心

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独子抚养成人,母子身影相...

心灵在放生中得到升华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

珍珠母贝的无言血泪

编者按:晶莹溢彩的珍珠得到爱美人士的追逐,可是,人...

【推荐】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

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

年迈不可怕,只怕心态老

说起老,常会有人想起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印经可得五种福报

印造经典:以印造佛所讲一切利益人天教典,以及圣贤大...

【佛教词典】苏呵

(术语)Svāhā,即苏波诃也。...

【佛教词典】福田衣

为袈裟之异名。以供养僧众能获大功德,而称僧众为福田...

【东林原创漫画】夫妇间的解怨妙法

【东林原创漫画】夫妇间的解怨妙法...

人生的短暂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随着时光的流逝,此时我终于感受...

慈学长老尼:出生与出家之难

出生难 我的名字叫慈学,是出家的时候师父赐的。俗名林...

出家人的五堂功课是哪五堂

参加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报到后,就要接受五堂功课的考核...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俗语,...

蚯蚓一个生命能变成两个生命,这是为什么

问: 这里提到这个蚯蚓被切割成两段,但是蚯蚓的两半均...

不是境缘困住了你,而是心被迷了

不一定用很多佛教本身的名词,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首...

【推荐】比「断恶修善」更高档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

修净土法门不要自卑

有些人总觉得修念佛法门,似乎有点低人一等。你看人家...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

见一切众生,都给它说三皈

有智慧没有大悲心,那个智慧不叫称性的智慧,是二乘人...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