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皈依三宝要守戒》

宣化上人  2011/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今天你们各位都正式皈依三宝和皈依戒,本来在佛教里,一般只皈依三宝没有皈依戒。因为佛入涅槃,一切众生都应该以戒为师,所以现在给你们说皈依的时候,顺便也要皈依戒。什么叫“戒”呢?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佛教徒很多都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入主出奴,入附出污。”那么有的时候就跑各处打游击去,今天信了一 贯道,明天又信了二贯道,后天又信了三贯道,大后天又信了四贯道,再后天信了五贯道,信来信去,可是不知道自己就跑到地狱去了!因为你没有一定的宗旨,各处打游击,各处想要找便宜,结果你喜新好异,又是学什么鬼鬼祟祟见不得天的这种道,所以就跑到饿鬼趣里头做饿鬼,跑到地狱里受苦,跑到畜生里去遭报应,自己还不知道,这是一个很可怜的事情。

我们今天皈依三宝,第一个是皈依佛。“皈依佛竟,宁舍生命”,我把我这个身体和生命都可以舍弃了,可是我不能再去皈依这个天魔外道,自在天魔。自在就是所谓快乐,就是所谓天国、地国这些个,你也没有去过,他就用这么一个名称,把你诱惑得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啊,

入马腹,出驴胎,阎王殿前几度回,始从帝释殿前过,又到阎君锅里来。

这六道轮回很危险的,你各处打游击,打来打去就打到那个傍生里去了。所以宁舍生命,也不再皈依这个自在天魔。

天魔外道他就说他的怎么好、怎么好、怎么好,尽是自我夸张,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说我自己又是什么什么,我自己又是怎么怎么好;你信我这个道,又怎么能即身成佛,又能立刻开悟,你不用修行,也不用持戒、也不用断荤,也不用离开女人,也不用离开男人,就可以修行了,就可以成佛了!又修这个法、那个法的,把你就弄糊涂了,说:“哦!这个这么好啊!”所以也就往那个地方跑了,跑来跑去就跑错路,就不容易回来了。

所以不能贪便宜、不能贪自在、不能贪快乐、不能贪享受。皈依三宝,要“守本份而安岁月,凭天理以度春秋”,不要投机取巧、谄媚,不可以这样子,所以不可以皈依自在天魔。皈依如来至真等正觉,皈依佛大智慧者,这是我所应该尊重、所应该恭敬的世尊、佛。

这皈依法呢,也是宁舍生命。我们皈依法竟了,把我们这个生命舍了也可以,可是我们不再去皈依外道典籍。外道典籍就是外道所流通的书籍之类的,它的经典、它的书、它的学说,这不皈依它,也就是不看它的;你连看都不看它,那何况能皈依呢?所以不能看外道的书。你皈依正法就不能看邪法的书,那外道的书都属于邪法。

所以各位要知道,不要皈依三宝之后,还糊里糊涂的,见着个土地公也叩个头,见着这个牛粪也叩个头,见着这个狗粪也叩个头,真是可怜了!所以你不能去看那些外道的书,凡是外道的书都不可以看的。

这皈依僧呢,是要皈依十方贤圣僧,不要皈依邪众。所谓邪众,就是这一些个旁门外道;你若皈依它,你也跟着它堕地狱的,所以不可以皈依。你要皈依什么样子的僧呢?皈依清净福田僧。为什么要皈依僧呢?因为法赖僧传,你皈依僧了,才能明白佛法;明白佛法,才能成佛。

所以你皈依僧,不要皈依邪知邪见那些个邪魔外道,又听他说他有什么好,又说他眼睛会放光、鼻子会说话、耳朵会吃饭,这简直地都是妖魔鬼怪才这样子嘛!一个人为什么眼睛要放光?为什么鼻子会说话?为什么耳朵会吃饭?你想这不是个妖魔鬼怪是什么?实际上他也不会,不过他要这么欺世骗人,就这么样讲。所以你们各位皈依三宝了,要有正知正见,不要还有邪知邪见。

皈依僧,什么叫清净福田僧呢?清净就是没有染污法。什么叫没有染污法?他就是教你怎么样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谁若能持银钱戒,那是真正的清净福田僧。就是他身边有钱,他也不要钱,他也不知道这个钱是怎么样好?所以你若给他一点钱,他就高兴得不得了,这个就是有问题了!那么他若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你供养他,他也是这样子;你不供养他,他还是这么样子,他对人不会见着有钱的人就谄媚,见着没有钱的人就看不起,这就叫清净福田僧。你们要认识清楚,不认识清楚这一点,那么你们始终是迷的。

然后要皈依戒,皈依戒就是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你心里也不可以起恶念。

有人说:“那我心里常常起恶念,怎么办?”

起恶念,你慢慢把它减少了,不要随着它,不要这个念头来了,说:“哦!我要杀个人。”“好,你快去杀去!”这就随着那个恶念转了。这个心里想:“哦!他有一个钻石,值多少钱,这是很稀有的宝贝,我想法子把它偷来。”这都是恶念。

总而言之,心里不起这个邪念、也不打男人的妄想、也不打女人的妄想,男女都不互相打妄想了,这就是正念。互相在心里打妄想,这都是恶念,都是邪念,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还是方才那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能这个样子,这就是皈依戒了。

皈依戒,你久而久之,积功累德,就开大智慧,真正得到圆满智慧、圆满福报,那就是证得佛果,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然后你再倒驾慈航,普度众生,这是我们人皈依三宝一个最初的条件,我们应该要知道。不要皈依了之后,还在佛教里造罪,这儿钻、那儿钻地找机会,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是大错而特错!那么现在我讲的话你们都懂吗?(众人答:懂!)

要本照这四弘誓愿去做。第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要想一想,我们度了众生没有?如果我们没有度众生,我们有没有度了自己?怎么叫度自己?我们皈依佛了,是不是做一个真正的好佛教徒?是不是在佛教里头,指佛穿衣,赖佛吃饭?是不是藉道骗财?是不是在佛教里头混混骗骗的?我们若是这样子,不单不能度众生,而且将来自己也会跑到地狱去,这是第一点我们要知道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来影响众生发菩提心,我们也不怕少,就度一个众生,以后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由少而多,那么这样去度众生。

第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我的烦恼、我的臭脾气、我的牛脾气、我的狗脾气、我的猫脾气,有没有断?我是个人性,还是个畜生性?我是懂人性?是不懂人性?我这个烦恼愿不愿意断?我若不愿意断,那么我对四弘誓愿,就没有做到圆满。所以首先要断烦恼、去无明;你能断完烦恼,去无明,那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所以不要有脾气。

法门无量誓愿学,我学了没学?我是不是天天看黄色的小说呀?我是不是尽看那一些个谈情说爱的小说呀?我是不是尽看那一些引人想入非非的小说啊?我是不是没有研究经典啊?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是不是把宝贵的光阴,都用在那个没有意义的时间上去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这个法门,学法门之后,我们为什么呢?我们就要佛道无上誓愿成。

佛道无上誓愿成,我成了没有呢?我没成!没成,我想不想成呢?我想要成,就要发大菩提心,勇猛精进,有进无退。这个样子,我们才能以四弘誓愿的这个力量,来支持我们的行为,到无上的正等正觉,佛果菩提。你如果不这样做,那就是自甘堕落,虽然皈依三宝,可是你没有真正知道三宝是怎么回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那些艺高人胆大的都阵亡了

志宜大,胆宜小。我们的志向要远大,但是无论做什么事...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

为何出家人每半个月要布萨诵戒

昨夜说的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

受完戒后要经常忆念你的戒体

就是说我们曾经造了罪业,当然我们应该要忏悔改过,重...

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

持戒的方法次第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要有择法眼,才能明是非辨善恶

若无《楞严经》,就没有正法。 魔王和佛斗法,佛用定力...

一定要珍惜身体的能源

我们人有六种知觉性: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

宣化上人:修道要惜福求慧

我们佛教徒在没有成佛之前,应当惜福求慧。惜福能增长...

宣化上人: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学楞严咒,就是佛的化身;不但是佛的化身,还是佛的顶...

【佛教词典】无为

云何无为?几是无为?为何义故观无为耶?谓有为相违是...

【佛教词典】不苦不乐俱行法

【不苦不乐俱行法】 p0340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不苦...

宁可千年不悟,也不能一时住境

现在正是用功的时候,功夫用到什么地方,那只有自己心...

闻信弥陀名号即得不退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

慧律法师《佛教与人生》

【我(们)拥有什么?】 今天,来到新加坡这个地方,看...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

如何判断菩提心真不真

问: 师父,那这个菩提心真不真,有没有什么检测的标准...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

培养第二念的反击力量

我们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创造一...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的传奇一生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我们初发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这个信字如果...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无奈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无意义的。几岁...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各位尊敬的护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