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人不要说狂话

宣化上人  2020/1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人不要说狂话

修行人,别说什么你有真正的定力,你若想有真正的定力,一定还有魔,有种种的魔,不仅外来的魔,还有自心魔。从外边来的魔,容易降伏;从你自心里生出来的魔,那是不容易降伏的。还有一种魔,也是最难降伏的,什么魔呢?病魔!

我很年轻的时候,大约十七八岁,自己以为佛法学习得还可以,觉得自己不得了了,就说起狂话来了。说什么狂话呢?我说:一般人都是怕魔,我就是魔怕!我说魔怕我,不是我怕魔。你说,这话说得狂不狂?我说:天魔、地魔、神魔、鬼魔、人魔,无论什么魔,我都不怕!说完了这话之后,这魔就来了。什么魔来了?病魔来了!

这病魔一来,真不是魔怕我了,是我怕魔了!因为这个病一来,行动也不自由了,好像披枷戴锁似的,身体也不听话了,你叫它走,它就是走不动;你叫它坐着,也坐不起来。一天到晚就躺在炕上,也不能饮水,也不能吃饭,让这病魔缠住了,病得什么也不知道了,就是奄奄一息,就要死了。

就在将要死而没死这个时候,迷迷糊糊中突然又生出一种境界来,恍惚中就见着我家乡三个姓王的孝子,其中两个是出家人,一个在家人,两个出家人,一个是老道,一个是和尚。他们三个人来,叫我和他们一切出去玩,我就跟他们出去了。

一出门口,这个脚就不沾地了,虽然不是坐飞机,可也是到了虚空里头了,但也不是腾云驾雾,就在虚空里头跑,往下边一看,那个房子都很小的了,也看到很多人!就这么样走,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和普陀山,每到什么地方,都见到很多人,也见到很多的庙宇。不但到中国的地方,还到了很多外国的地方,白头发、白眉毛、绿眼睛的西方人,也见到很多。

之后就回来了,回到自己的门前,把自家的门开开,向房里一看,怎么床上还有一个我在那儿呢?正当觉得还有一个“我”的时候,本来是两个我突然又变成了一个人了!就在这时候我听见母亲在我身边说:“他没有死,又活了!”

我睁眼一看自己,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自己一下想起来:自己是有病了。一问父亲、母亲,说我已经有七八天的时间,不省人事了

由此之后,我就不那么狂了,不在说任何狂话了。我告诉你们每一个人,千万不要说这种话,不要说“我什么也不怕”;你什么也不怕,那将来就有所怕的给你看!

那么我说我什么都怕对不对,你什么都怕,那也不对。 总而言之,不要讲这些个话,这是没有用的话!你们每一个人要切记,不要说我欢喜什么,也不要说我不欢喜什么。你若欢喜什么,随时就会有一个令你欢喜的境界来考验你;你不欢喜什么,随时也就有一个你不欢喜的境界来考验你。总而言之,没有意义的话,就不要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菩萨戒修学法要

当我们发心要行菩萨道,开始在生命当中来积集福德、智...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众多比丘弟子...

用功办道这件事,应分分秒秒皆如是才行

用功办道这件事,不论是几个七,天天如是、时时如是、...

不可乐于听闻而怠于实修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

何谓修行?何谓入道

何谓修,何谓行?修就是要改,改脾气,改不好的习气。...

【推荐】每个学佛人都要学会算这三笔帐

普通人的心态就是人对我好,我则生感激报恩之心;人对...

佛弟子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

以四力成就作意:境界力,忆念力,希望力,串习力

如理作意非常重要,什么因缘会决定我们如理作意呢?《...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宣化上人:本固枝荣重孝道

释迦牟尼佛升到忉利天,去度他的母亲。因为佛出世七天...

宣化上人:五浊恶世

世界是一个万苦交煎的世界,也是万恶充满的世界,所以...

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

宣化上人: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

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 ...

【佛教词典】车乘诸物老病开作

子题:步挽车、牸牛、草马、辕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

【佛教词典】提罗

(术语)扇提罗Sa??hila之略。男女根不具之称。昔有比...

为什么专诵《法华经》,还能往生极乐呢

如莲法师,法名澄志(俗名张焕臣),吉林通阳县人。光...

为什么要读诵楞严咒

一、楞严咒是正法的代表,它关系到法运,世界上多一人...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畏苦勤念佛 安详离娑婆

我们最初来到世间是一个人,最终离开世间也是一个人,...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

给祖先和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们吗

问: 给祖先和过世的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吗? 智慧...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

《大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述,当众生遭遇...

地藏菩萨和我们关系

谁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是佛陀座前,大愿第一的大菩...

在苦中而不以为苦,是真正的灭苦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

怀孕妈妈的胎教之法

历来古今贤圣之人,都是由于父母之善教而得成功。而父...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

佛教从它诞生起就给人一种超然于世的感觉好像它只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