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须以改恶修善

印光大师  2016/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须以改恶修善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安住寂光净土,恒享真常法乐。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救苦情殷,度生念切,故复不离寂光,垂形九界。于十方微尘佛刹,普现色身,寻声救苦,而于娑婆世界,愍念更深。其有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现之身,所说之法,各随机宜,了无一定。其现前得离众苦,将来常享真乐,则一也。

近多年来,世道人心,愈趋愈下,争地争城,互相残杀。人祸既烈,天灾又临,水旱虫疫,同时降作。此种灾祸,皆由大家宿世现生种种恶业之所感召。然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当此天灾人祸并临之时,若能发至诚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誓愿从今以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即蒙慈佑,逢凶化吉,于诸难中,不受危险。乃以现前念菩萨圣号之别业,转宿世现生所作之共业,故得常获吉祥也。诸佛菩萨,视一切六道众生犹如亲生儿女,常欲令其离苦得乐。无奈众生迷昧,不生信向,以致徒费慈心,不能获益。譬如杲日当空,普照万方,戴盆者纵立其下,亦不蒙照。过在戴盆,非日咎也。

近来杀劫弥漫,人民死亡流离,苦不堪言。南通费慧茂居士,久欲设法挽救,故特搜求唐、宋、元、明、清五朝,名笔所画观世音圣像,一百四十二尊。以最上宣纸,用珂罗版,印一千部,期见闻者,同生正信,同念圣号,同消宿现之恶业,同种菩提之善根。

须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菩萨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谋而应。良由众生心之本体,与菩萨之心,息息相通。由众生背觉合尘,遂成通而不通之象。若众生一念生信,虔持圣号,背尘合觉,返迷归悟,又成不通而通之象。以故凡遇极大险难,举念即获感应。

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无躲避处,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当看《观音本迹颂》、《观音灵感录》、《观音慈林集》,可以知其大略。

当此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若不以改恶修善、常念观音圣号以为恃怙,则欲得安乐难之难矣。即绝无灾难,亦当常念,庶可生膺五福,优入圣贤之域,没登九品,彻证大觉之心。能如是者,方可慰菩萨救苦之心。以菩萨普施无畏,故以圆满菩提,方息施无畏之大慈悲心也。《法华经》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瞋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离瞋、离痴。愿见闻者,同常念焉。

印光大师:“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民二十七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纪晓岚是大学士,他一辈子都在编四库全书,所以...

在一切痛苦厄难中,应当念一万声地藏圣号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

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福建省永春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自古被称为世外桃...

观海听涛,返闻闻自性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们来到了这个,...

佛经中关于观音菩萨身世的记述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印度菩萨。关于观音...

净土宗要求你少造罪业

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

圣严法师《闻声救难,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宛然是与娑婆有情,别具深刻因缘的菩萨。人...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印祖开示如何对治瞋恚

本文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

悟而未证,绝不能了生脱死

原文: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

印光大师:念佛人十大碍行

妙叶禅师《宝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详夫一心平等,体性...

【佛教词典】二藏

(名数)一、声闻藏,说声闻缘觉二乘之教理行果者,即...

【佛教词典】如来

(术语)梵语曰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译言如来,佛十...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

经验的第一义谛,才是真实的金字招牌

大慧,譬如帝释名为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

念经能不能往生

问: 我于一九九七年念《大乘无量寿经》至二零零七年...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念佛之现实利益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

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

有位大学教授给大学新人的信中曾说:想拓展人文视野,...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

【推荐】念佛人如何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问: 印光大师常常用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来鼓励学人...

耕种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