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死后焚化遗体的意义所在

印光大师  2016/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死后焚化遗体的意义所在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究其原由,总因不了真如妙性。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既已认贼为子,遂致背觉合尘。从此根尘互粘,人我敌立。起惑造业,轮回六道。经尘点劫,莫能解脱。大觉世尊,愍兹剧苦。施大法药,令修四念处观。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及余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三十七品法门。

虽根有利钝,乘有大小,莫不皆以四念处而为根本。良以四观若成,则我执即破。我执既破,则五蕴皆空,六尘即觉。返本还原,亲证妙性。譬如垢尽镜明,云开日朗。日即本具,明非外来。得无所得,获大自在。凡情圣见,两俱消亡。尚无涅槃,何有生死。

至于世寿若尽,则焚其形骸者。一则恐彼亡者所作未办,身见未泯。令其豁悟真空,当下解脱。二则正欲存者了知此身,全体虚妄。力修圣道,复本心源。务于动作云为处,亲见主翁。则能自作主宰,不被此臭皮袋多方驱使。庶可以上继佛慧,下化有情。即此苦无常无我不净之幻妄身心,彻证常乐我净之真如佛性。以故无论圣凡,举皆焚化。而天下丛林,无不遵行也。当唐宋佛法盛时,士大夫家,亦多仰遵佛制,而用此法,不独唯僧为然。僧既焚化,拾其余骨,置于普同塔中,亦如丛林之海众同居。其中凡圣莫测,行位难辨。凡既附圣,亦易解脱。如苍蝇附于骥尾,不劳而得至千里也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

净业行人的遗嘱样本

XXX、XXX、XXX,我的亲人们、孩子们: 今天我趁着身体...

死亡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

问: 请问法师,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为确保往生,命...

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

【推荐】颠倒凡夫如何得到临终的正念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吗

问: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么? 大安法师答: 在...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佛教以孝为本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

印光大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印祖文钞中有一篇《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开篇第一...

只教用功法,莫炫己境界

川中每出异人,有刘某者,皈依宝一法师,宝一庵中有湖...

印光大师开示: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先

中国传统文化里每年一度的清明节,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

【佛教词典】武林理安寺志

凡八卷。清朝杭世骏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

【佛教词典】少欲知足

指节制物欲。又作喜足少欲、无欲知足。即将欲望减少而...

珍惜每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

《法华经》中最精彩的七个比喻

《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华经...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

争取一分钟,可能成就一件大事

一分钟的时间有多长?说短很短,说长很长。荣辱、生死...

佛教主张积极超越自我

( 导语: 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直...

问一声汝今何处去,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放下,就会自在 若悲心庄严,则为人中天,若人无悲心,...

念佛时间被占用了,利生事业是否要往生后再来做

问: 每天念佛的时间被发心做事占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时...

【佛学漫画】四重恩

能在无恩处,依然感受到生命恩典的人,无论遭受多大的...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问: 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

身为苦本

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里面,结跏趺坐,敛目摄心,屏除一...

应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受用

问: 佛弟子应该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真正受用? 慧...

用佛的慈悲智慧来包容别人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