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破坏亲人往生正念,其罪过极大无比

印光大师  2016/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破坏亲人往生正念,其罪过极大无比

汝母七十一岁,来日无多。须为家中眷属说,大家日常在母前换班念佛。何以故。以彼等平常若不念佛,到汝母临去时,也不肯念。平时念惯了,到时就会念。要把饬终津梁请一本,寄到家中,令他们看,就晓得人到临终如何有益,如何有损。既知世俗所行,通是落井下石之事,便不至也以此事为孝,而令亲不得往生,反加堕落也。

今为汝母取法名为德超,谓以一心念佛,即能超出三界,高登九品宝莲也。切戒勿求来生人天福报,若有求来生之心,决定不得往生西方也,此事要紧之极。

能成就亲生西方,即是成就亲作佛,其功德极大无比。若破坏亲之正念,令不得往生,其罪过亦极大无比。汝其志之。

致高契理居士书

然太夫人年已八十有三,当常劝谕,令其信愿念佛。若令终日长念,或恐不能如是。前者颇欲设法,在生助念,思之未得。镇守使王悦山,奉母来山,见其眷属甚多,因得一绝妙之助念法。已与彼略说之。亦与彼说,当与阁下言之。倘阁下能实行,彼亦不至漠然置之,亦自利利他之道也。阁下眷属,儿辈则各有职业,固难常时依行。若媳辈,则无事清闲。女使辈若奶妈等,则无甚要事。当令诸人,按钟点日在太夫人旁,高声念佛半点钟。过时换班,一日不断佛声。太夫人能随之而念亦好。如不能随,但令摄心谛听。则一日之中,常不离佛。在诸人亦不吃力。以一日之中,不过当一回值,或至两回,亦隔许久时候。彼等一无事事,借此令尽孝思,令种善根。即女使等,亦得因此之故,得植出离生死之缘。从此以往,率以为常。即太夫人寿过期颐,此法无令中辍,其利益不可思议。凡有信心人,欲成就父母往生之道业者,皆当以此告之。阁下政务多端,不能按定。若有暇亦如是念一次,以作表率。则儿媳女使等,当更踊跃欢喜也。(光)意谓如此而行,实为利便。当以此法述为一文,以附于排印文钞之后。俾欲报父母之恩者,不至徒咏昊天罔极也。

复黄涵之居士书四

近来身体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号事,交与儿辈经理。自己作一个一事不理之闲人,日夕于清净心中,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必定可以现得身心安乐,临终往生西方。女色一事,青年尚有所碍,何况衰老之年。汝已皈依佛法,欲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当断爱欲。无论老妻少妾,通皆作道友,绝不作夫妻想。令彼日陪汝念佛,则汝便是他们的导师,他们便是汝的益友,彼此相助,其益甚大。将来同生西方,同亲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又复同证真如妙性,同度普世界诸众生,则何幸如之。又若气力衰,宜令汝之夫人,如夫人,及儿媳孙,得暇分班陪汝念。一人念一点钟,也不辛苦。汝能念,则随之念。否则,听彼念佛之声,其利益不但于汝有益,于彼等通通可以消除灾障,增长福寿。而况现在是一个患难世道,倘用此法,令彼等各各以行孝而种大善根,方为真实爱儿孙眷属之道理。则汝之身病,实为阖家无病安乐之引导也。此语乃至理至情,如不见信,请认真试之,自可知其为真语实语也。

致陈彦清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怎么样才算老实念佛

问: 末法浊世的众生,能闻到净土法门,已经是稀有难...

身体随着佛号节奏打拍子,这样有利于摄心专注吗

问:在坐念的时候,有些人的身体会随佛号节奏而快速的...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问: 单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

国王与龙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顾寿命,不懂得照顾慧命。在生命过程...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

老中医所遇的因果业报

池草师兄出生于中医世家,几代人在行医过程中,记录下...

通智法师往生记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印光大师开示养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对豆子、豆油也特别提倡。并提出,保养...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

【佛教词典】汉文大藏经

Hanwen Dazangjing   汉译佛教典籍的丛书。佛教传入...

【佛教词典】大安慰

(一)又称善安慰。为佛、菩萨、陀罗尼等之异称。佛、菩...

吃肉的人是勇敢的人

我虽然对佛教充满了恭敬,但是,开始吃素的时候,却不...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

慧律和尚顿悟自性偈颂

著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

罗睺罗的眼泪

佛陀说:「当知瞋心,甚于猛火。」人时常因为瞋怒而乱...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问: 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

用微笑将世界传染

一个人的情绪,不仅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一个人会着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个大家庭三界当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欢...

净土宗的杂修与圆修有什么区别呢

问: 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

时时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

迷惑时,我们失去所有时间,开悟后,我们拥有全部世界...

一击忘所知——香严禅师的悟道因缘

香严禅师和沩山禅师同为百丈禅师的弟子。香严禅师对于...

遇到逆境你会用哪种思想去面对

这个思想,刚开始比较不坚固叫思想,当这个思想坚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