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通智法师往生记

印光大师  2018/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通智法师往生记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清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八日生,长大后,相貌端庄,不求功名,偏爱道教,一心想要长生不老做神仙,感叹自己没能遇到真人。

同治十二年,他二十一岁,无意中来到龙泉寺,见到首座本然和尚,发现老和尚是个得道高僧,就谈起自己平生的志向。本然和尚听了笑着对他说:“你无端地背弃自己本有的天真佛性,求那些不出轮回的仙道,犹如丢了金子去挑麻,你相貌堂堂,为何志气这么低劣?”一番话令他大悟,当即请求本公和尚剃度出家。出家后,通智法师认真研究经教,励志修行,光绪四年,在京西云居寺受具足戒。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只会讲道理却没有悟,于是四方云游参学。光绪十四年,来到普陀佛顶山,拜在信真老人门下,师资道合,得受心印,继承临济宗第四十二世法脉。同年,通智法师在法雨寺开讲《楞严经》,他对《楞严经》有独到的见地,之后十多年,经常受请各处讲经,听众很多。

通智法师平生志在楞严,行在净土,日课佛号三万声,誓求往生极乐世界,每天早晨持大悲咒约一支香的时间,以此作为助行。他还大力倡印、流通净土经典,告诉学佛人说:“禅宗名为教外别传,净土实为教内真传,这个真传,是别传外的别传,也就是最究竟特别的法门。大家烦恼惑业未断,道业没成就,切不可错认方向,只晓得高推禅宗,却藐视净土。临命终时,业力现前,心识茫茫,没有依靠,虽有不可思议大慈大悲的佛力,却由于你们的不信,变得无法依托,只得随自己的善恶业力轮回不休,多么悲哀。”

通智法师讲《楞严经》,在七处征心、十番显见的篇章中,详细阐述我们在这个世界开悟之难,往生净土证道之易。讲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则殷勤劝导,不遗余力,讲到众生由于恶业,沉沦四趣,缺乏定慧而坠堕五魔的内容时,通智法师反复强调其中的得失利弊,常常声泪俱下,语音哽噎。他常说:“不懂得净土的人,《楞严经》对他来说就是破坏净土信念的原动力;深明净土原理的人才知道,《楞严经》其实是宏扬净土的大善导师。很多人看经不具备择法眼,以自己错误的知见,辜负佛的恩德。

你们千万不要将禅宗的机锋转语认做实相法,而轻视净土,不屑于念佛。要知道华严会上,华藏海会众菩萨,都是破无明的法身大士,为了圆满佛果,尚且需要发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是什么人,敢有违与这些大菩萨,既辜负佛的教化,也对不起自己的真性,这就是诸佛所说的可怜愍者。”

光绪三十二年冬,通智法师在育王寺示现疾病。来年春天,普陀山普慧庵住持觉公和尚接他到普慧庵养病,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临终前几天,通智法师神气清爽,努力念佛,最终合掌念佛安逝,享年六十五岁,僧腊三十五年。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通智法师公堂序白话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

只要遇到了净土法门,就没有空过的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昙...

【推荐】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两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后仅相差两...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吃肉杀生因果不虚

色身无常 世上没人愿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

谁的人生没有痛苦呢

有一次,几只野兔偶然相遇,它们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

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有一天为比丘...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

【佛教词典】牟尼王

(术语)佛之尊号。大集经三十四曰:六根皆寂灭,大慈...

【佛教词典】众共施设言论

【众共施设言论】 p0981 瑜伽十六卷四页云:众共施设言...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

业障和魔障有何区别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生气对身体的9大害处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

若印经造像留下名字,功德变少甚至折损福报

财法二施:财布施和法布施。财布施随缘量力,遇到真正...

遇到逆缘应先检讨反省自己

当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应该充满喜悦。 尽管昨...

四十八大愿——(第45愿)皆得三昧见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

强盗楼陀的故事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舍卫城中,有一个强盗...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

慧律法师《什么是禅 禅是什么》

各位台湾大学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进入台湾的一流...

只此浮生是梦中

许多时候,一些从事演艺工作的人,不觉都会发出对生命...

如果常能这样想,就不会缺乏念佛的动力了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们;无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