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净界法师  2014/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念,我们不完全在声闻法当中,我们是选择我们需要的部分。从净土宗,我们注意三个东西,请大家看八十六面,八十六面有三个东西是很重要的,受、爱、取。净土宗的人,你看看祖师的建议,最好把果报放弃,前面的什么识、名色、六入、触这种现成的果报,不管你快乐也好,痛苦也好,你最好把它放下,福报越大有时候变成障碍,但你要是放下,它变成增上缘。

所以净土宗的角度,先把前面东西放下,专心处理三件事情。第一个,你的感受,因为整个临终的时候,其实来自于你的爱,思想,你的思想是往哪里跑的,但这个思想受到感受的牵动,你的思想一定受到六根的牵动,才有这种想法。

所以你到了晚年,尤其五十岁以后,你最好你的六根慢慢收了。都摄六根,我们不敢说做到净念相继,但是你起码这个六根,不要再向外接收太多讯息。往生所有的力量,都是透过佛法修学的,我告诉大家,日常生活给你的讯息,对往生都没有帮助,人我是非而已。

所以你最好是要把六根门头这个门慢慢关掉,加上一个小窗户就好了。你没有完全关掉,你还要工作的,是吧,还要面对你的定位吧,关得越小越好,没有必要的事情少管。这个就是先把感受收摄一下,因为你没有太多时间分心,生命有限,精神体力有限,你把这个受一收摄,你的思想就单纯化了,这是个源头嘛。

所以为什么思惟苦谛,为什么观受是苦,因为就是用这个苦,要来刺激这个感受,你喜欢攀缘,你得到什么,我们无量劫来,我们的感受到处活动,我们得到什么?诸位,我们得到轮回的果报,我们真的快乐吗,未必。你的快乐来自于善业,不是来自于攀缘,该是你的快乐,你一点都不会少掉的。你说,诶,我都摄六根,我福报这样大,我不是很吃亏吗,不会的,你会有更殊胜的快乐,更精致的快乐,那个是不必透过感受的,是透过你心里的法喜。

所以净土宗,如果你有志于往生,到晚年,你一定要把六根关掉,慢慢关掉。你不要再接触那外境的剌激了,不要再跟外界的业力接触了,因为业力给你的快乐让你贪爱,业力给你痛苦,让你心理不平衡,对你都没有好处。你把六根关掉,业力对你冲击降到最低了,这是刚开始就从源头下手,把六根门头慢慢关掉。第二个,调伏你的执着,因为你的思想问题不大,但是你思想跟执着结合,这个就糟糕了,这一块呢,从小乘的角度是把取完全断灭,他用无常观、无我,他把执着完全破坏掉了,破我执。

佛法不这样做,佛法是疏导,我们是把执着,把它疏导成一种往生的愿力。这个水你弄得不好,叫做黄河泛滥成灾,你水加以疏导它是灌溉良田。注意,大乘佛法是转识成智,它不堕断灭,因为你把你所有的执着都断掉了,没有错,你把生死业力的力量断掉了,但是你一个严重的后果,叫做错损菩提,你的菩提心也没有了。

大乘佛法是有所追求的,追求无上的菩提,追求西方的净土。所以你这个取是引导,透过你的思想去引导你这个取,叫欣求极乐。所以其实整个修行的重点,在十二因缘当中只有三个重点,就是感受,思想跟执着。但这个思想是关键了,你透过思想向外调伏感受,透过你如理的思惟的思想,去改变你的执着,从对娑婆世界的执着,改成对净土的执着。

净土宗的执着是好的执着,我们一般不叫执着,叫做发愿。其实就是执着,体性完全一样,但是我们不安立这个执着这个名称,叫做发起菩提心,发起往生的愿力,我一定要往生,这个就是取,它本质就是取。

所以你整个修行就是,如果我们就声闻法的角度来说,思惟苦谛,调伏爱取,我们取这一块。所以人天乘是调伏罪业,让我们临终无障碍,声闻法,二乘法是调伏爱取,让我们对娑婆世界的业力,降到最低,让我们在临终内心的干扰降到最低,你不能够把生死的业力,刺激得很重,然后再跟它拼往生,你跟自己过不去,没有人这样做,而且你也拼不过它。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虽然心中有很多地雷,他可以闪过地雷,我可以不碰触,我没办法把你对治,我闪过总可以吧。那怎么闪过地雷呢,就是不要刺激它。我们虽然在心中还有很多的罪业,还有生死业力没有得果报,你临终不要去碰触它,没有事的,到了净土再来处理这一块。

所以在整个二乘法当中,整个修行就只有会归到两个字,一个思惟苦谛,收摄你的六根,一个就是调伏爱取,就做两件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让家里生烦恼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净界法师: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念佛止观修学法...

妙莲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用功和修行

今天讲一讲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为很多同修都在问,...

【推荐】调整心态有三个方向

从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调整啊,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

李炳南居士《随师闻法记》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

舍报自杀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舍报自杀念着佛号,又有人助念,可以往生吗? 大...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

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

【推荐】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我们人生的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

【佛教词典】跋陂

(菩萨)Bhadrapāla,又作颰陂陀。贤护菩萨之梵名,颰...

【佛教词典】尘点劫

(术语)有二种:一,三千尘点劫。一,五百尘点劫。...

世间的一百一十种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

李木源居士的学佛心路历程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

舍利弗降伏六师外道

须达长者因访友人至王舍城,因此得以见佛,听佛解说四...

【推荐】你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一个人的六根不...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十恶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种,贪、嗔、痴,要把它断除...

计较得越多,失去得越多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

【推荐】把无常败坏的资财,转成恒常受用的功德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

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

怎样理解一切法得成于忍

问: 师父,《金刚经》上讲一切法得成于忍中的这个忍...

地藏法门简易修法

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

地狱——罪苦众生的集中营

我们知道,在六道轮回中,地狱道众生在最底层。此道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