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印光大师  2017/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起烦恼境,不一而足。举其甚者,唯财色与横逆数端而已。若知无义之财,害甚毒蛇,则无临财苟得之烦恼。与人方便,究竟总归自己前程,则无穷急患难求救,由惜财而不肯之烦恼。色则纵对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纵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怜悯心,生度脱心,则无见美色而动欲之烦恼。夫妇相敬如宾,视妻室为相济继祖之恩人,不敢当作彼此行乐之欲具,则无徇欲灭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烦恼。子女从小教训,则无忤逆亲心、败坏门风之烦恼。至于横逆一端,须生怜悯心,悯彼无知,不与计校。又作自己前生曾恼害过彼,今因此故,遂还一宿债,生欢喜心,则无横逆报复之烦恼。然上来所说,乃俯顺初机;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则无尽烦恼,悉化为大光明藏。

白话译文:

在凡夫的境界,谁没有烦恼?必须在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烦恼习气不至于突然发作。即使发作了,也能顿时反省,让它消灭。产生烦恼的情境,不一而足。举出其中最厉害的,只有财、色与横逆几个方面罢了。如果知道不义之财,其危害超过毒蛇,那么面对不义之财就没有苟且求得的烦恼了。与人方便,最后终于也是给自己方便,就没有遇到穷困危机患难者求救时,因为惜财而不肯帮助的烦恼。色则即使面对如花似玉的人,也要常存如自己姊妹的心。即使是面对娼妓,也要有这种想法,生怜悯心,生度脱心,这样就没有看见美色而动淫欲的烦恼了。夫妇相敬如宾,视妻室为生儿育女继承祖业的恩人,不敢当作彼此行乐的工具,那么就没有求欲灭身,以及妻不能育、子不成器的烦恼。子女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和培养,那么就没有忤逆亲心、败坏门风的烦恼。至于遇到被他人欺压之事,必须生怜悯心,怜悯他无知,不与他计较。又作自己前生曾经恼害过他,因为这个缘故,他就来烦恼你,现在就当作偿还这一笔宿债,要生欢喜心,如此就没有横逆报复的烦恼了。然而,上面所说的道理,是随顺初机的提示。如果久修有证的大士,能明白我空的道理,那么无尽的烦恼,都变化为大光明藏。

复高邵麟书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若人发愿往生他国净土,应当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满了吗

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一般社会上讲精神战胜物质,佛教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

圣严法师《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

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

所谓的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呢?并不是在念与不念,...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喝腊八粥的因缘

今日诸位啜腊八粥,是何等因缘?须知即是庆祝佛成道的...

学佛之人所作所为,必须高出平人之上

若欲化人,必须自己实行,人自生信。光所言实行,尚不...

印光大师:念佛方法问答

问:专修持名,愿得念佛三昧,期生净土,云何用功?...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

【佛教词典】集应永断

【集应永断】 p1180 大毗婆沙论七十九卷五页云:如契经...

【佛教词典】大寂灭

(术语)大涅槃也。涅槃,一译寂灭。圆觉经曰:以轮回...

守三关与破三关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

什么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

如何修自性空观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

印光大师《复郑伯诚居士书》

见面以来,已经满六年了,不仅年龄巳更改,连国家的历...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慈心不杀,当吃长素

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

主人在何处

雪岩祖钦问弟子高峰原妙:日间浩浩时你做得了自己主人...

【推荐】往生不是靠善业力,而是靠临终正念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剩菜的故事

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

正知因果才能获得大吉祥

有种子为因,就会有果报,不是吉祥之力使然,因此不应...

猕猴与猎人

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