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梦参老和尚  2021/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若人发愿往生他国净土,应当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字,专心一意地系念,无有其它杂念,进一步修唯心识观和真如实观,决定能生彼净佛国土,使现生善根增长,得不退转。

若众生要能依着一实境界,修清净的信心,必须先学习两种观道。哪两种呢?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

真如实观是不可议,就是顿悟;唯心识是要把自己的心识观,指渐悟。如神秀大师说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就是指的观照好心,消灭妄想,证得一实境界。

怎样能从妄的熏习力转变为清净的熏习力量?修两种观道。观就是思惟修、三昧、奢摩他,又叫静虑、禅定。观是什么呢?五蕴、六根、六尘,观心,专观你的识,这就是心生灭门,也就是唯心识观;心真如门,就是真如实观。

依着这种观道来修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生不灭的一实境界。

怎么来修习唯心识观呢?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都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所以要注意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之间,任何时候,不要把心念失掉,随时照看好你的念头。有人经常拿串念珠,念珠就是数珠,拿起念珠就要想到我不要失念——只要不是染法,行住坐卧中,念什么都可以。

什么叫“真如实观”?就是“心性无住,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这个知、觉就是指意识,指心上面的心识,这里就离开了——那是修唯心识观,这个进一步要离开见闻觉知,唯心识观已经修好了,进一步无生无灭、真空实体,没有一切分别之想了。

至心的时候,心诚则灵,所以应当“一心系念”。系念什么呢?系念诸佛的平等法身,系念你自己法身。念的功德,在一切的善根当中是最殊胜的,最不可思议。

如果懈懈怠怠地修行,心杂念妄想,就定不下来,就不能趣向一行三昧。“一行”是什么?是平等法身的一行、至心的一行,达到一行即证得相似无生法忍。一行包括二种观道、一实境界,故一心系念就是一实境界。经论常说要一心、至心,念佛念到三昧,修行的道路一定成功。

晋朝王羲之,书法圣人,也叫书圣。王羲之的字写得入神、入妙。他的儿子王献之学他的字,住在一个寺庙里天天写,写了十年没离开寺庙,后来庙里老和尚检查这十年写的字,看过来看过去,看完后老和尚叹了一口气,说:“可怜十年寒窗苦,只有一点像羲之。”

其实这一点也不是王羲之儿子写的,还是王羲之一次来看儿子写字,发现有一字缺了一点,就拿笔给填上了。也就是说,学一个技术,乃至成名成家,不晓得要经过多少苦功夫的练习。

我们要想把无量劫的烦恼断了、要想了生脱死不容易。不用说别的,断一个欲念,佛都说就像断四十里的瀑流那样难,何况那么多贪、瞋、痴想截止!

所以修行必须下苦功夫来修,达到闻、思、修三慧,用心去听去行,圆闻一切,才听到真正的地藏菩萨名字、十方诸佛的名字,这样才能至心礼拜供养地藏菩萨、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才能深入大乘深经;否则始终达不到甚深的福德和信心,也不能了达一实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智者的十大追求

顶级的学业是拥有圣贤的智慧; 顶级的事业是广利一切...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

密勒日巴之歌

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

大安法师: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够有悲心去度众生

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也就是续佛慧命,领众修行,传承...

惟贤长老《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地藏菩萨曾用十三劫来勤修苦行

【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以颂问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哪些供品不能吃

问: 斋跟素? 梦参老和尚答: 吃素就是不吃荤,不吃...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佛教词典】五部般若

摩诃般若、金刚般若、天王问般若、光赞般若、仁王般若...

【佛教词典】随烦恼心所

【随烦恼心所】 是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的第五位,此又名...

在整个五根当中,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

纵令在梦想,就是说即使你在睡觉,处在一个梦想的做梦...

不说最后一句话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一直抱怨这...

圣严法师《我要活下去》

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

生命的长短到底能否控制

死亡是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从出生之日起,我们无时无...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

念佛暴躁转柔,预知时至

清朝时有一位克勤法师,他俗姓蒋,是湖南省湘阴人。他...

别人并不是我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

人的基本礼仪

1、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快乐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方向

从前看童话书,有许多是关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这种故...

四念处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