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圣严法师  201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少恼, 所以学到观念、方法后,一定要经常练习,才能达此目的。在中国禅宗的传承上,至今尚有临济和曹洞两个宗派,教人修行的方法各有不同。临济宗的方法是参话头,曹洞宗则为修默照 。

参话头,即心里平静时自问:「未出娘胎前,我的本来面目是谁?」这一话头不是用头脑去思考,或者由「我」来回答,而是由话头自己给答案。用头脑思考,想出来的是烦恼、是分别心,而不是智能。

但在心情混乱时,则先问:「是谁的心情在混乱?」心情混乱,内心一定不快乐,既然不快乐,为何这个「我」还要自愿不快乐呢?这一问,混乱的心自然会平静下来。当心平静后再问:「我的本来面目是谁?」

话头的目的,主要是将自我中心的执著,逼到死角去。唯有自我中心粉碎时,与解脱相应的无漏智能才会现前。大乘佛法主张众生平等,不仅众生和众生是平等的,众生跟诸佛也是平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佛性就是我们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石头变成佛

有一个沙弥耐不得禅院的寂寞,老觉着修行得太慢,感觉...

佛疗六法

一、念佛对治业障: 平时多用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

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

圣严法师《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

寒门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师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星云大师《禅定的开示》

关于禅定,其实,禅就是定,定就是禅,一定要来解释它...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圣严法师:失眠应该怎么办

问: 古代有位高僧曾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

圣严法师《知恩报恩为先》

一般凡夫,多多少少都会恩将仇报、过河拆桥。别人对我...

【佛教词典】净住子

凡二十卷。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撰。全称净住子净行法...

【佛教词典】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凡十八卷。唐代宗密(780~841)撰。又作圆觉经修证仪...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

净界法师: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

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

四祖道信禅师的念佛禅

道信禅师根据《观无量寿经》的教诲阐述了心与佛的关系...

慈心不杀,当吃长素

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

嫉妒造业,随喜有功德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

谁是你最大的敌人?如何解脱? 无事烦恼是你最大的敌人...

了幻法师:如何面对婚姻的不如意

问: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

慧律法师《安详之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