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为外境所动

2012/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为外境所动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夜晚,帝释天王释提桓因和毗留奢那阿修罗王一起来到佛所,威光炽盛,他们恭敬地顶礼佛陀后,在一旁坐下,两位的光明照耀令只树给孤独园犹如白昼一般。

此时,阿修罗王说:‘一个人若常精进不懈,必能所求如愿。既已求得义理,就能安隐得到快乐。’随后,帝释天王也说:‘一个人若常精进不懈,必能所求如愿。既已求得事情之成就,而修忍辱之行则是最为殊胜。’

接着,帝释天王向佛请示:‘世尊,我们所说的何者是有利益的?何者又是无利益的呢?’佛为释提桓因开示:‘能善分别者,都是善说。一切众生为了追逐利益而随心所欲,而这些只要藉由精进勤求,必能有所得。但在事情成就后,仍要行忍才是最为殊胜,所以应当修持忍辱之行。’

帝释天王及阿修罗王闻佛开示,法喜充满,顶礼佛陀后各自返宫。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三》

省思:

世间万物有成必有坏,若只着眼于现前的成就与荣耀,就容易在顺境当中得意忘形。若未能体悟无常之理,则在人、事、物由成转坏之时,就会无法接受变异,因害怕失去或改变而苦恼、恐慌。人生不免遭遇顺、逆境,不论是遇到好的境界,或是不顺意的境界,都要能不为外境所动,时时安住在善念、正念上,能忍自安,身心就会得到真正的安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始终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从前我和其他比丘...

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

经常这样修行,就能解脱生死业力

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

圣严法师:缺少忍的工夫

有些修道的人,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如...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

没有价值的东西要放在心里做什么

要怎么修忍辱?(为什么会觉得那是种侮辱、压力?) 有...

浅谈忍辱

每一个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萨修行六波罗密多即六度万...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无你无我

有僧人问京兆兴善寺的惟宽禅师:道在什么地方? 惟宽...

善意可贵,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

让伤害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

【佛教词典】玄朗

(人名)唐婺州乌伤悬(浙江义乌县治)人。一作东阳(...

【佛教词典】八蕴

(名数)发智论有八品,称为八犍度,译作八聚八蕴等。...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

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

如何讲话才能受人欢迎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

好机会在哪里呢

某国王有甲、乙二位大臣,甲大臣为国王所喜,乙大臣却...

过午不食有哪些功德

过中不食为斋,取其防邪、少欲为义。多食多贪,淫欲心...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个问题,《佛说观无量寿经》里面说,五逆...

念头方向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未来的命运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

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

【推荐】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但是...

付出,不是发给东西就好

南非治安不佳,不少慈济志工都曾遭遇抢劫。有一次,一...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