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2013/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婆私吒,因为第六个孩子刚刚丧命的缘故,悲伤过度而神志昏乱,在路上无法自主地裸形狂奔。她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佛陀正在说法的庵婆罗园,因为佛的功德力,所以当她远远地看到世尊时,立刻回复了心智,察觉到自己身无寸缕而惭愧蹲地。

佛陀慈悲吩咐阿难等人拿衣服给婆私吒,并带她前来听法。婆私吒在穿戴整齐后,恭敬地来到佛的面前,虔敬一心顶礼合掌,愿闻法要。于是佛示导种种正法,说布施、持戒,论十善生天,讲欲爱为一切世间苦恼根本,应当出离等道理。

在开示之中,佛陀知道婆私吒善根已经成熟,升起想要出离五欲缠浊的心,便为她说四圣谛。向来聪明过人、领悟力高的婆私吒,在闻法的当下就能受教修行,与四谛的道理相应而契证正法。她从座中起身合掌顶礼,禀告佛陀说:‘我从今日起皈依三宝、净持五戒,永不退转。’礼佛后便欢喜地回家。

过了一阵子,婆私吒第七个孩子也不幸身亡,不过这一次婆私吒不但没有忧愁苦恼,更没有丧失心智而裸形狂走。她的丈夫觉得很奇怪,问她:‘你之前失去孩子时,心里都被愁忧忆念缠绕着,不吃不喝悲痛欲绝,而现在你又再一次失去了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你却一点都不哀伤呢?’

婆私吒对丈夫说:‘你要知道,我们从无始劫以来,不断轮回受身,没有停止过,在每一世的恩爱情缘中,所生的子孙更是不可计数,因此所丧失的孩子也不只一个,更何况在漫长的生死旷路上,已经受了无穷无尽的苦恼,我现在已经看清生死的虚妄,所以不会再悲伤爱恋。’

丈夫惊讶地问她:‘我以前从来没听你说过这样的道理,是谁让你有这样的体悟,不再忧苦了呢?’婆私吒就告诉丈夫之前闻佛开示的因缘,丈夫便说:‘那我也要去向世尊请法,以解除我失去爱子的痛苦。’

婆私吒看到丈夫如此有善根,不仅鼓励他赶紧前去,还叙述佛陀种种庄严的相好、殊胜的功德智慧,丈夫听了之后更加欢喜,迫不及待地前往庵婆罗园。他还没到达园中,就远远地看到威光显赫的佛陀,果真如婆私吒所说的殊胜无比,心中更加地恭敬喜悦。于是他立刻进入园中礼拜佛陀、入座听法,这时世尊以神通观察他的心智根机,知道这个人已发起殷重求法的敬慎心,便为其说四圣谛与八正道。婆私吒的丈夫听闻之后,即与法相应而请求出家,佛便应允为其剃度。由于他出家之后精进用功,所以在三天中就证得阿罗汉果,并得到佛陀的印证,名为善生。

此时,善生唤遣与他同来的随从,驾着宝车回去见婆私吒,代为转告求法得度的因缘,并愿将一切家产托付婆私吒。当婆私吒看到随从驾车回家时,便关心地询问,随从一五一十地将善生的话转达给她。婆私吒很高兴随从能带回这样的好消息,要赏赐骏马及财宝给他,没想到他却回答:‘我不要骏马和财物,我也要到佛那里去听受妙法。’

婆私吒听了之后赞叹他说:‘你如果出家,一定能很快证到阿罗汉果。’此时婆私吒也生起出家离欲之心,于是告诉女儿孙陀利自己出家的愿心,并将家产转付孙陀利,没想到孙陀利也说:‘父亲都能舍离世间的五欲而出家求道了,我也要随同你们一起出家修行,就好像大象一走,小象也随着离开一样,我现在也要舍离世间眷恋家人的执着心,从此托钵乞食,如法离欲修行!’

婆私吒欢喜地说:‘你有这样的愿心真是非常好,将来必能所愿成就,不久后解脱一切烦恼,有所契悟。’于是婆私吒与她的丈夫、女儿及随从,竟一时间同时出家,在佛法中用功修行而契入正法,终于永离无量劫以来的苦恼束缚。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五》

省思

《慈悲水忏法》云:‘众生为是五欲因缘。从昔以来流转生死,一切众生历劫生中所积身骨,如王舍城毗富罗山,所饮母乳如四海水,身所出血复过于此。父母兄弟、六亲眷属命终哭泣所出目泪,如四海水。是故说言,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我们投生在此娑婆世界,只因情爱执着太重,所以许多事情看不开、放不下,因缘暂离时就会产生种种痛苦,这都是因为执着种种人事物为‘我’的一部份,如果能放下我执与偏爱,就能以客观全面的角度,看到人生中从未发现的光明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何谓三界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

为什么有人活得快乐,有人活得痛苦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怎么才能摆脱生死业力的恶性循环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自杀真的能「一了百了」吗

自杀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幸!走到了这个地步,是相当可悲...

净土易往,但秽土难离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古德说,净土易往而无人。无人去...

你从什么地方来

无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别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这生...

光明皇后

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长得非常美...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静蔼法师示身不净往生西方

静蔼。俗姓郑,河南荥阳人,少年时到寺院游玩,看到描...

忆念众生如子想

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之后,在正法时代有一位聪明慧黠...

沉着冷静是人生永远的财富

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一些惊险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

富楼那-说法第一

满慈子的名号 做大圣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修道解脱生死...

【佛教词典】五十三尊

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加贤劫千佛中之十六菩萨。金刚界三...

【佛教词典】铙钹

为寺院法会时所用金属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之...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

金钱是手段不是目的

金钱这个东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价值,手段的价值,...

【推荐】恶要原谅,善要引导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太虚法师要建设的人间佛教极力排除后代佛教宗派法派的...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

窗户与镜子

一个富有的银行家脾气非常暴躁,对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惯...

情不附物

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

生命中有这六种状态出现,就要小心了

你如果看到你的生命有六个现状,这个业力就是即将圆满...

观世音菩萨真能有求必应吗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直播,凤凰佛...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