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有人活得快乐,有人活得痛苦

净界法师  2012/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果报以及产生很多善恶的想像。我们这一念心,可能会随顺妄想,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产生,分成两种:

第一个,唯识所现:

《楞严经》叫作循业发现,比方说一盆水,人道有善业,看到的是水;鬼道众生看到是火,天人看到是琉璃地。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心识是善业,你看到的生命是美好的;你的心识有罪业,你看到的外境都是痛苦的。好比同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吃同样的饭菜、住同样的房子,有些人活得很快乐,有些人活得很痛苦,这怎么解释呢?这跟你内心的善恶业有关系。所以唯识所现的部分,我们无法作主。

其次,唯识所住:

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产生感受跟想像,第一念不能怪你,佛陀制戒是从第二念。因为第一念是过去的等流习性,从这个地方制戒,强人所难。但是妄想产生的时候,你没有回光返照,还继续的、相续的安住在这个地方,这就是唯识所住,就治罪了。我们不可能完全没有妄想,你说我修到没有妄想,那你可能连妄想在哪里都没有发觉。我们只能做到--不随妄转。连等觉菩萨都还有点微细的妄想,只有佛不打妄想,我们是带业修行,怎么会没有妄想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让自己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快乐,缺少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不...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

这个寿命不值得我们去贪恋

众生浊,三缘和合(父缘、母缘、自己的业缘)为体,色...

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

培养第二念的觉悟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

尘埃里开出鲜花

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

平安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赏赐

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出家众以修慧为主,在家众以培福为先

【原文 道俗二众,福智别修。理须识其分齐,别知其通局...

【推荐】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

无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劝告弟...

人在三界,出离要紧

《法华经。警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

人可贵的九种心态

做事 人生在于做事情的过程,谋事而非谋人。成功是把...

【佛教词典】五种嘉誉

(名数)嘉誉念佛者之称呼,有五种之别也。观经散善义...

【佛教词典】废恶修善

(术语)止恶事而行善事也。即所谓散善。...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梦参老和尚:看破财色

我们再说色。好多人在情上自杀的,大家想想划得来吗?...

轮回故事:晋代名将羊祜找到前世遗物

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

星云大师《谈迷说悟》

各位法师、各位贵宾、各位护法居士: 我今天要和各位...

不拿佛法做人情——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一、高旻寺革除经忏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

大安法师: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修学

问: 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大...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

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往此人所令其得见

【原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

七个皇帝的国师--澄观法师

澄观法师(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唐朝越州会稽夏...

圣严法师:造口业

佛教所说的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