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尘埃里开出鲜花

2013/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很受一些年轻人喜欢,也算是名言了吧。的确,这句话写得很美,很动情。然而,这世上,有多少人愿意“低到尘埃里”,更勿谈“在那里开出花来”?

对于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他们平凡,不富有,只能低在这“尘埃里”。而他们也一直在努力,挣脱出“这尘埃”,能高一点,再高一点。

而那些生活在高处的人,特别是那些身在名利场上的人,有几个肯放低自己,能够“低到尘埃里”?

前不久,单位开展一项活动,在接待某位商人时,安排其与人合住一标准间,而他坚持要住单间,因为不能满足,竟然拂袖而去;某次就餐,有某位官员,因未安排主桌,当场大发雷霆……这样的事情,我经历过太多。

吃要讲究名菜,穿要讲究名牌,做事讲究排场,处处都要面子,住的宾馆要在几个星以上……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不是吗?

你说,这生活中,哪能事事都能如自己所愿?哪里处处都会受人追捧?如不如意,如受冷落,心里则不愉快,甚至大发牌气。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过得累且烦。

老扛着那个又大又臭的架子,老戴着那个又假、又不透气的面子,老抱着那些让人行动不便的浮名和虚荣,岂不过得累且烦?放下来多轻松快乐。

真的,如果能“低到尘埃里”,多好!吃不讲究,饱了就行;穿不讲究,舒适就行;住也不需要几级宾馆,干净卫生也就行;而到某地出差,也未必就要专车,搭个车去也不麻烦多少。这样一来,省了多少钱,自己多自在。

当然,也有一些人,却是那么心甘情愿“低到尘埃里”!

这让我想到了佛陀。佛陀是什么人?他是王子啊,将来的皇上。如果一定把社会分出个高低,他可是真正的高高在上者。可是他却不愿高高在上,而且不是“低”,而是一头“扎”进“尘埃里”。他“树下宿”,“冢间坐”,穿的是“粪扫衣”,吃的靠乞讨……

这让我想起了弘一法师。他,曾经的富家子弟,锦衣玉食,一掷千金。可他毅然决定出家,而严守戒律,过着别人难以想象的清苦生活。无论谁来看他,他自称“小僧”,亲自倒茶水,留素饭……

在这“尘埃里”,还有谁比他们处在更低的位置?

对于佛子们来说,这“尘埃里”的最低处,是更苦,甚至更脏,是更卑微,甚至下贱,但更少物质的诱惑,更少名利的牵绊,反而更利于修行。我想,除了利于修行,也利于与众生打成一片,而能更好地弘法利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以一双佛眼,看透了人在高处的那种种物事,都不过是流转不断的“空相”而已,如果执着于那些东西,特别是那些功名利禄,被它们诱惑,被它们束缚,人就永远得不到解脱,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自在。

真的,在他们的佛眼里,这“尘埃里”,没有什么不好,破衣好,咸菜好……他们不敢随便放逸自己,说话做事都小心谨慎,唯恐造下恶业……他们把这叫作惜福,他们把这叫作持戒。

这些“低到尘埃里”的人,让人出自内心生出敬仰。看上去他们是灰头土脸,但尘埃不掩的,是一颗明珠般的佛心。他们是尘埃里开出的花朵,散发出多么沁人的芳香。

真正的修行人在尘埃里,真正的快乐和自在在修行人的心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

品味痛苦,享受痛苦

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有精神...

没有僧宝,二宝居士能独立存在吗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二宝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

你该生长在哪里

一粒百合花籽,意外地落到麦田里。花籽发茅了,抽出修...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

不为明日而忧

刚才来了位信徒。 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佛教词典】临终现前愿

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又作临终迎接愿、摄...

【佛教词典】智慧剑

(譬喻)智慧能断烦恼绝生死之绊,譬如利剑。维摩经菩...

迦遮延尊者度化婆罗门

有一天,摩诃迦遮延尊者与五百位大比丘众,来到婆那国...

律航法师:三皈五戒的问答

三皈依的问答 问: 什么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归向,...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拜佛跟拜神有何不同

我告诉你拜佛跟拜神,实在是大不相同。拜佛的人,是彻...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

在家修行之要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

你有佛缘吗

一、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

放弃自杀的念头

有一个很失意的人,爬上了一棵樱桃树,准备从树上跳下...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

佛源老和尚的故事:祈晴法会与遣蚁法会

当时,寺里放生池因年久渗漏严重,佛源老和尚决定修理...

梦参老和尚《佛七开示》

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碍 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

阎王也怕阿弥陀佛

再说这位黄太太,又告诉大家一则阿弥陀佛的伟大,连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