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为明日而忧

本性法师  2012/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刚才来了位信徒。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到我,就要我帮她提升小孩的学习成绩。她的那种急迫、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让我马上感受到——什么是天下父母心啊。

我不专业地建议她:多鼓励小孩努力、培养他兴趣、坚定他信心;多给他创造条件与环境;多给他介绍正面的典型事例,给予榜样的力量;同时,为他让他多拜拜文殊菩萨,从大智大慧的文殊菩萨那里得到加持。

事后,我在想,古人不是这么说的吗!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这也让我想到——今日自有今日事,不为明日枉忧愁。是啊,明天自有明天的太阳,明天的月亮,明天的山,明天的河,明天的希望,明天的梦,以及明天的生命与生活。

我们平时,都在赞叹犹太人的聪慧与能力。犹太人对“一日”的定位,就让我惊叹。他们的一日,是从今天的日没时开始算起,到明天天亮时结束。有书《塔木德》说:与其明亮开始,黑暗结束;不如黑暗开始,明亮结束。这,是多么有境界的话呀。中国人常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君子不忧”。对呀,忧都无须,何况还是明日的。

我虽信仰佛教,但对兄弟宗教,也很敬重。兄弟宗教的博爱与宽恕,也令我敬仰。《圣经》就说:“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今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知道”,“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

是啊,今日不知明日事,忧什么!明日不知后日的事,愁什么!如果,今日就为明日忧愁,就如今日已有担子,还把明日担子又搁在今日肩上,那还挑得动吗?那还不折断腰折断腿吗?

佛法,告诉我们,诸法是运动无常变异的,每时每刻,刹那刹那。这就意味着,前念、现念、后念,虽相续,却不同。当我们在热烈地谈论“此刻”时,这“此刻”已经成为了过去。今天,也一样,终将成为昨天。而昨天,是过去式。佛法说,过去的已经过去。所以,对此刻,对今日,我们有能力担当多少,就多少!这就够了。佛教丛林中,选拔执事人员,历来以尽心尽职为好,至于能力大小,不太被在乎。为此,对待此刻,对待今天,就如同对待明日一样,我们也无须忧虑。只管活于当下,只管担当于当下,这就好了。

有人说——不伤逝昨日,不忧愁明天。不为明日忧,不为昨日悔。这大概也是这种意思吧。

有位妻子,老担心丈夫驾车技术不精,怕出意外。有次,要出行长途,丈夫说开车送她,她不放心,不让送,就去坐其他熟练老司机开的车。不料,中途意外,车仰马翻,她也中年逝去。可是,车技始终不佳的丈夫,开了一辈子的私家车,却活到了90多岁,寿终正寝。丈夫生前,人问他,车技不好却平安行驶的原因。他说:开车时,不想明天的事,不想等下的事,不想安全的事,不想不安全的事,但注意开车于当下,但小心开车于当下。

不过,我要特别提醒的是,我说这些,不是要你从此——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或者: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

至于,在“不为明日忧”与“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两者人生态度之间,如何平衡把握,如何辩证对待,就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希望你能亲自去书写并书写好。毕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还得靠你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性法师文章列表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我们讲到生死疲劳,从贪欲起,那么少欲无为才能身心自...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

生死极苦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中,佛陀正在为人天四众说法。当时...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

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悲观

问: 弟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种种五恶五痛情...

宝贵的「一时」

时间长河源远流长,无始无终,随着日月轮转。为了计时...

不净羹

从前,有人种了很多的棉花,如果过时不采的话,就会成...

旷劫以来,无一时一刻不在梦中

【原文】 古云:处世若大梦。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推荐】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治愈「少白头」的三款食疗粥

中医采用食疗补益肝肾、养血乌发的方法,结合性志调节...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

百万佛号闭关体会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诸法门中,唯净土为最。生而为...

【佛教词典】拈香

即于诸佛菩萨及祖师像前烧香、上香。又作捻香。开堂之...

【佛教词典】二俱犯过

(术语)华严之圆教,虽与法华之圆教相同,然其圆教兼...

三条鱼的寓言

三条鱼的寓言十分耐人寻味。古时候,波罗奈河里有三条...

为什么恶业众生临终十念也能往生

问:众生长久以来,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一辈子如果没有...

盲目放生的常见弊端

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

星云大师《除夕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是岁残年尽,我们的人生又过去了...

五戒之邪淫戒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

插管维生的病人可以安乐死吗

问: 师父慈悲,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就是对那些老人家,...

印顺法师:人生究竟为何事

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

星云大师:用四句话指点处世迷津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 第...

如何花钱花的有意义

在现今社会上,有一些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奢华,出入坐的...

学佛的次第--信解行证

我们今天来谈谈学佛的次第,觉悟的次第,叫做信、解、...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

圣严法师: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