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众以修慧为主,在家众以培福为先

道宣大师  2024/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众以修慧为主,在家众以培福为先

【原文】

道俗二众,福智别修。理须识其分齐,别知其通局。非谓福智两异、道俗别行。但由俗网繁多,静业难继,道门闲豫,得专胜行,故分二途。必准两通,不无双遂。今且两言。

出家之人,以身戒心慧为本;不得造经像寺舍等业,错乱次第。故唯得指授法则,劝化俗人。是以僧有法能造,俗有事能作,终日相由,而执据恒别。若乖法杂乱、失于圣制者,名灭佛法;各住自分,互相资成,是住持之士。

俗人以金石、土木、牙角、布帛而作佛像;道人修五分法身,学三佛行,名为造像(谓俗以事作,道由法造)。俗以纸素竹帛,笔墨抄写,以为经卷;道以闻思修慧,为造法也。俗以草木墙宇,而用造寺;道以菩提涅槃智慧宫殿,万行所住大乘之宅为寺。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第四十·诸杂要行篇第二十七

【大意】

出家众与在家众,分别修智慧与福报,由于他们身份上的不同,理应认识到他们在修法上也各有所侧重,应该明白其中的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并不是说福德和智慧二者完全不一样、或者出家人与俗人做的事情完全不同,只是由于俗人事务繁多,因此清静道业难以为继,而出家人比较清闲安乐,得以专一修习胜行,因此分为两种。当然,如果出家众慧力有余,可以兼修福德。在家众培福有余,也可以兼修智慧。两者是可以相通的。这里暂且分开来说。

出家之人,以修戒定慧为根本;不应当从事造立经像寺院等事业,错乱道俗次第。应当指示传授法则轨度,劝化俗人去做这些事情。因此僧人有法能够引导俗人,俗人有事务能够营作福业,虽然相互依存,但是两者从事的事业是不一样的。

如果违背法度相互杂乱、违反佛陀圣教的人,叫作破灭佛法;各自安住自己的本分,互相资助成就,是住持佛法之人。

俗人用金石、土木、牙角、布帛造立佛像;出家人修五分法身,断恶修善度众生,名为造像(也就是说俗人在事相上造佛像,出家人修法造像)。俗人用纸素竹帛,笔墨抄写,来造经卷。出家人以闻思修慧,来建立佛法。俗人以草木墙宇,来造寺院;出家人以菩提涅槃为智慧宫殿,以万行所住大乘之宅为寺院。

【注】

元照律师释:【识分齐者,福智各局故。知通局者,事容相兼故。】要认识其中的区别,是因为福报和智慧各自有不同之处。要知晓共同与不同之处,是因为二者可以互相含摄。

五分法身: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包括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

逆境才是考验你的时候

一点事情不如你的意,马上那个无明就来了,这也是业啊...

【推荐】如何让自己所求之愿能迅速成办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方便地、更快速地通过自身地努力达成...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先修四加行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

《三宝歌》浅释

大家都很熟悉《三宝歌》,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修净土法门,唯一的行持,就是诚心念佛。如果有人要问...

敬造如法佛像

一、如法造像的因果 首先,谈过失和功德的经典里说:量...

【佛教词典】十甘露明

(真言)阿弥陀之大咒也。咒中阿蜜 多即为甘露之言有十...

【佛教词典】不顺同类

【不顺同类】 p0327 法蕴足论八卷十五页云:云何不顺同...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

各宗要略——唯识宗

学统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说明万法唯识所显及分析诸法...

「怨恨恼怒烦」是疾病来源

清末明初的一个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

圣严法师《如何管理好情绪》

问:从医学和心理学来看情绪,它是自然反应,那么佛法...

我们的内心是怎样创造十法界的

这个假观是天台宗非常重要的特色。它根据《法华经》的...

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那么这个观念如果是套...

猎狗的雕像

我在书上看到一则苏格兰的故事。书上说,当地有个墓园...

吃亏是做人处世成功的不二法门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

每一声佛号都应含有愿往生的信息

净土法门怎么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愿...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

宽恕行忍的龙

大海中住着两条龙,一个生性刚直,一个生性慈忍。一日...

佛学常见辞汇(八画)

【法】 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