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2013/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日,女儿要画画,问我画什么。其时正在看书的我抬头看见厅台上的观世音菩萨像,为了给自己多一点清静的时间,我就建议她画菩萨。

一本书被我读得差不多了,女儿还在安静地低头作画。这丫头极喜跳舞和画画,平时谈论理想时,她总自信满满地要当舞蹈家和画家。两者都是需要极大心力才可能有所成就的职业,她怎么可以鱼和熊掌兼而得之?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顺其自然地满足着孩子的喜好。女儿倒也用心,寻常眼里的风景都能入了她的画,依葫芦画瓢,涂鸦得倒也有几分意趣。这次却出乎我的意料,一会儿功夫了,她纸上的菩萨只画了一点点,擦了画,画了擦,橡皮沫儿因此弥满了一地。

女儿显然费了一番功夫。

“菩萨不好画吗?”我问。

“妈妈,菩萨的眼睛我画不好啊。”女儿搁下画笔,手托腮,求助似的看着观世音菩萨像。

“菩萨的眼睛多漂亮呀,来,看着我的眼睛,嗯,就这样。”我边说边作一种低眉慈悲的表情给女儿看。

“哈哈……”我东施效颦的举动惹来一阵大笑。

低眉难画,更难作

突然意识到现代人很多已经不会低眉了。

我认识的一家三口,新近发生的事情真是让人唏嘘。

夏日午睡之后,夫妻俩一个客厅里看电视,一个卧室里看书。七岁的儿子醒来因为争频道和爸爸闹了起来。

听到儿子的哭声,妈妈的书看不下去了,冲出房间对老公兴师问罪。两个人先是怒目相向,后又唇枪舌剑,很快升级为拳打脚踢。

冲动是魔鬼,不知道打在了哪里,几番回合之后,突然妻子尖叫着倒在地上动弹不得了。

待医院的救护车来,大家七手八脚把伤者送进医院,急乱中发现不见了丈夫……

七尺男儿,竟自跳了楼!据说是凶悍的妻弟扬言等把姐姐安妥好了,回头再收拾他……他因此害怕了?

如若当初,他们当中哪怕有一个人愿意低眉,事情还会是后来这个样子吗?

悲剧既成事实,任何的假设于当事人都已没有意义,充其量只能作前车之覆,给后人一点警醒和教训了。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华严经》上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意为人心是能善能恶的本体。既有善恶,方生爱恨。爱恨虽是冰火两重天,但大恨大爱都有其正面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大恨是大意志、大威德,是一种瞋恨的升华,能威慑邪魔伸张正义;大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一种无污染、无条件的爱。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谓:“薛道衡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怒目?菩萨何为低眉?’答曰:‘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低眉不只是一种表情,一种姿态,更是一种生命的呈现。

老家四奶奶就是一位现实生活中的低眉菩萨。记忆里的老人家成天低眉顺眼的,很少说话。她不像别的女人闲时四处串门,偶尔走在街上,迎面遇见熟人了,实在躲不过,就冲人家一笑,再不多言语了。所以,在大家眼里,四奶奶是个很无趣的人。

因为没脾气,四爷总不拿她当人看。我们两家只一墙之隔,曾有段时间,天雨墙坏,留个大豁子,两家几乎成了一家,因此我对四奶奶的低眉忍辱印象很深。

记得一天晚上,四爷从外面喝酒回来,杂七杂八的恶言恶语豆沫子似的朝四奶奶乱飞。四奶奶一句话都不反驳,给四爷把茶水倒上,仍低头拾掇自己的豆子。有句话叫得寸进尺,四爷的牛脾气在四奶奶的隐忍下更加大发了。后来不知道为啥他就照着四奶奶的后背猛踢了一脚,直踢得四奶奶一头栽到地上多久都没站起来。

母亲怕四爷会继续找四奶奶的麻烦,就把她搀到我们家里了。晚上四奶奶回去,四爷不给开门,她在窗下听四爷躺在床上还骂骂咧咧的,只得折身又回来。

那晚四奶奶是睡在我家的,和我一个床。夜里起来解手的时候,我见四奶奶已经起床了,堂屋里的灯亮着,她一个人在我家的观音菩萨前磕头呢。一个又一个,不停地磕,嘴里还隐隐约约地念着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后来我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母亲,又从母亲那里听到四奶奶信佛,每天早起都要磕三百个头。

当时什么都不懂,听母亲如此说,我还讥笑四奶奶迷信,质疑她那么信菩萨,菩萨怎么还让她天天挨打受气呢……

几年前,四奶奶坐在她家佛像前安然去世了。其时我们还在私下里议论,她一辈子吃穿用度没一样捞着个好,就死得还算不错,没受什么罪。可好死不如赖活着呀,大家还都替她惋惜呢。

直到后来自己也学佛了,我才渐渐明白,当初自己冷嘲热讽四奶奶只会低眉顺眼,百无一是的行为是多么的愚痴不应该,其实她是一位真正的菩萨呀。

对于志在出离轮回的佛子,生命是供我们用来享受的吗?当然不是。

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只要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

《维摩诘经》记载了为什么娑婆世界修一辈子超过在其他世界修百千劫:

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

所以菩萨修六度以自度度他。

如此看来,四奶奶的忍气吞声,在世人眼里,或许是一种软弱怯懦,遭人鄙夷;但作为一名佛子,她的低眉,何尝不是忍辱的莲池里开出的一朵优波罗花?

这朵花一旦修成,自可化莲为舟,苦海低眉从容度化众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人在愤怒时要有忍劲

和州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居民养了一百只鹅。有一天,这...

佛慈悲不舍任一众生,分种种身来度脱

释迦牟尼佛在忉利会上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自己要灭度了...

广钦老和尚临终的慈悲示现

老和尚在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宽恕行忍的龙

大海中住着两条龙,一个生性刚直,一个生性慈忍。一日...

佛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

唯有慈悲才可以止息怨恨

世间的怨恨无法止息怨恨,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这是...

五只乌龟换一头牛

有一对父子,虽然家境很贫困但却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选择益友的重要

有一次,许伟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途中经过一间卖...

父母之恩,昊天罔极

有一位研究力学的教授常常跟学生讲述一个道理高空物体...

放下的感觉真好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

富楼那-说法第一

满慈子的名号 做大圣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修道解脱生死...

【佛教词典】九华山

(山名)为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八十二曰:九华山在...

【佛教词典】法界身

周遍于法界的身体,亦即佛三身中之法身。...

圣严法师:是梦?是醒?

佛陀说,人生如梦幻。尤其当生命充满著欢喜和快乐的时...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沙元炳念佛往生的公案

沙元炳。字健庵,江苏如皋县人。其品德、操守、文章、...

生命是赚是赔,你想过吗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总会先考量利害得失后,才决定是不...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

【推荐】佛陀开了两帖修学空性的药

佛陀在讲迹门的时候说开显佛慧,并不是理想化地要我们...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吗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三伏天到了,我们该如何养生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

不要恼害众生,你以后修行就没有障碍

这个不害,我们上学期研究小止观时,有谈到:有些人修...

总是胡思乱想,心静不下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学生,平时玩心比较重。心也总是静不下...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