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净界法师  2013/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废权防难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这一段文讲出佛陀对于末法时代的预言。他说:我灭度之后,在末法时代,这个所谓的魔强法弱、邪知邪见的时代,有很多、很多的鬼神就开始出来活动了,因为这个时候大威德善知识不在了。他们讲出一个什么样的思考呢?他说是食肉得菩提路,说是:酒肉穿肠过,但是不妨碍佛在心中坐。他们提出一个邪知邪见说:吃肉不但是不妨碍圣道,而且是会帮助圣道,食肉是有助于菩提路。

这地方有问题!佛陀就解释问题出在哪里:佛陀说:阿难!即便佛在世的时候,佛陀对比丘是开缘食五净肉。(五戒是开缘吃三净肉;比丘是开缘吃五净肉。)三净肉、五净肉之内容─前面三个是相同的:

第一个不见杀,你眼睛不能看到这个众生被杀,只要你看到,这个肉你就不能吃了。

第二个不闻杀,你不能听闻到它被杀的声音。

第三个不为我杀,这个众生不是因为我,它才被杀;它本来就被杀死,不为我杀。

第四个是自然死亡。

第五个是鸟兽的残食,鸟兽吃剩的。

佛陀在世的时候,是开许比丘、比丘尼在托钵的过程当中,食用五净肉,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可以呢?佛陀解释当时的理由说:这些五净肉都是佛陀的神通变化所成,所以它本身没有生命现象。佛陀不能创造一个众生,阿赖耶识是不能创造的,阿赖耶识要造业、熏习才能够创造出来。所以佛陀创造了众生,只就是一个假相的作用而已,它没有命根。

佛陀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因为在印度,它的土地很潮湿,雨水很重,而且土地很多的砂石;在这样气候潮湿又很多砂石的情况之下,一般的蔬菜根本很难生长;比丘这个也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弄到最后没办法生存啊!所以佛陀大慈悲心,为了维持比丘生命的相续,就变现五净肉让比丘来受用;以大慈悲心变现一个假名假相的肉,使令比丘得到这样的滋养。来维持他的生命。这里是讲佛在世的时候,因为这些肉是没有生命的,所以你吃下去,不会跟众生结恶缘,不会影响你的慈悲心的,这第一点─因为对方没有嗔心。

【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这个是讲佛灭度以后─佛陀灭度以后,佛陀的神通力消失了,那些用神通变现的五净肉,当然也都没有了,所有的众生肉,都是一个实在的生命的个体。你吃它的肉,你就欠它一个肉债,这样怎么能够做一个大乘慈悲为怀的佛弟子呢?

食肉有什么过失呢?

【汝等当知,食肉之人,纵得心开,有多闻的智慧、少分的禅定,皆大罗刹。】就是你吃肉吃久了,酒肉穿肠过,不是佛在心中坐,是罗刹在心中坐!你的心态改变了,那么报终之后,必沉生死苦海,不是一个大乘佛弟子了。这种【食肉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说:你今天吃它的肉,来生它吃你的肉,那么你们这个冤结怎么解开?那么你什么时候能够出离三界呢?

这个地方的杀心有两个障碍:第一个是命债─你直接杀生。第二个是你食它的肉—肉债。这两个对我们出离三界都产生障碍。

蕅益大师提出一个问题:说:佛在世的时候,佛陀用神通力变了五净肉让大家吃;那为什么佛陀不直接变成蔬菜就好了呢?你就变成蔬菜让大家吃就好了,免得大家后世产生疑惑!说:诶…吃肉有什么关系呢?佛在世的时候比丘也吃肉,大家会产生疑惑。

蕅益大师说:佛陀不能变现蔬菜,不可以!因为违背世间的假相,那个地方到处都是砂石,结果佛在世的时候变现蔬菜,你不觉得很奇怪吗?大家就觉得这佛法很奇怪,很奇怪就不适合人世间,就表示这个不是我可以修学的,因为佛陀的生活层次跟我们差太多了。《金刚经》讲:菩萨观一切法空,他不能坏世间的假相!佛陀来到人世间,他也要示现出生,乃至于结婚,结婚以后才开始出家、修道、成果。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的觉悟,不能够破坏假相来论觉悟,不可以的!就在众生的假相当中来论觉悟。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不可能生长蔬菜,佛陀就不能变现蔬菜,因为当时的环境大家都是畜牧这个羊啊、牛啊,那佛陀只好随顺当时的因缘,以慈悲心变现羊肉、牛肉来让比丘食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只猫的故事

女儿从北京回来,除了带给两老一些礼物外,还有一只猫...

悲智双全的小猴子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无邪、清净,对...

可怜那条被钓的鱼,也别忘了慈悲钓鱼的人

我是一个嗔心比较重的人,平时各种看不惯别人的不文明...

地藏菩萨悲愿特重,功德不可思议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十...

荣西法师卖佛「金装」救饥民

日本禅师明庵荣西(公元11421215),于南宋乾道四年(...

有种梦想如此实现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我...

泥问佛祖

泥土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

感化的教育

有一位安养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常待人慈悲,对人...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

印顺大和尚谈出家的经历

记者: 印顺大和尚,很多人对您出家前的经历非常感兴...

真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

心病的对治法

心病的六种对治法 (一) 众生的烦恼无量无边,所以对...

【佛教词典】舌识所缘

【舌识所缘】 p0633   瑜伽一卷八页云:彼所缘者:谓...

【佛教词典】新摩利迦

(植物)花名。译曰如次第花。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这也是一种法施

令慈年迈,光若不说此弊,汝后会以尽孝之心,阻亲往生...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有什么差别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还是有差别。诸位你去读读《阿弥陀经...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

慎独知于衾影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

【推荐】一切都顺利,其实祸根就种下了

我们归依佛、归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破戒人临终时想念佛却念不出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问: 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是否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慧...

圆瑛法师:多念几声佛

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

出家需要有大福报吗

《明史 太祖本纪》里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

转化金钱为善财

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世间的成就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

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

二禅,亦名定生喜乐地,谓行者厌患初禅觉、观之浑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