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阴缠缚乃众生

2014/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阴缠缚乃众生

过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罗山时,有一日,佛的侍者罗陀比丘请示佛陀:‘世尊,所谓“众生”者,何以名为“众生”呢?’

佛陀告诉罗陀比丘:‘于“色”爱染执着、缠绵不舍,名为众生;于“受、想、行、识”爱染执着、缠绵不舍,名为众生。所以,众生就是对于“色、受、想、行、识”五阴境界,有所分别执着、爱缠纠结,无法摆脱五阴的束缚。’

佛陀继续开示:‘当知“色、受、想、行、识”五阴境界,终将坏散、消灭。若能了达五阴假有终将坏散、消灭,就能断除对五阴的爱欲之心;当爱欲心除尽之时,就是苦的尽头。

譬如聚落之中,有许多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游玩,他们以土沙堆成城堡、房舍。当他们完成后,对这些土城堡、土房舍产生了贪爱、执着的心。由于心生贪爱、执着,当爱着之心、欲爱之心、爱念之心、渴爱之心仍未尽时,就会守护这些土城堡、土房舍,不忍舍离;甚至还会认假为真,声称:“这是我的城堡、这是我的房舍。”

如果孩子们不再对土城堡、土房舍有爱着、欲爱、爱念、渴爱之心,知道这些都只是土沙做成、都是假有的,认清真相以后,便以手拨动、以脚踏踩,使之消失、坏散。因为孩子们已了知土城堡、土房舍是虚妄不实的,所以不会再起爱执之心。 罗陀!如果知道“色、受、想、行、识”五阴境界终当散坏、消灭,对其爱着之心必会终止;无有爱着之心,便不会受苦;不再受苦,便能远离诸苦。’罗陀比丘听完佛陀的开示后,心开意解,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二二)》

省思: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众生贪、嗔、痴等烦恼,皆源于自心的妄想,不了解五阴是幻有,而产生种种贪爱、执着,由此贪着而造作种种恶业,于六道中头出头没,无有出期。若能如理思惟‘五蕴皆空’,时时智慧心回光返照,不攀缘、不颠倒,就能破除无始以来的执着,得到真正的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

问: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在听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

《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啊...

攀缘心的相貌——前尘虚妄相想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

证严法师:善解方便

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

须得无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众生

疏文 又喻二人救溺,直入水救,彼此俱溺。有方便者,往...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大象的故事

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

伐树撅根的故事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伐树和撅根的佛经故事。就是讲到说...

老无所依的老所长

老所长是我的远房表舅。他在我家里住了些日子,准备回...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

【佛教词典】树经

(物名)梵典刻于贝多罗树等,谓之树经。大周新翻三藏...

【佛教词典】广大殊胜

【广大殊胜】 p1324 摄论三卷四页云:广大殊胜者:复由...

肯定自己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

因果报应不虚假

汉朝安世高,是南印度安息国的太子。童年即以孝顺闻名...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

为什么学佛后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

舍利弗-智能第一

诞生的前后 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国,离首都王舍城大约有...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励志篇》

百年大树,必经多少风霜摧残 百丈高楼,必经多少物力...

祭祀天神求脱病苦

善罗尼宾是一个虔诚的异教徒,每次遇到困难,便去祭拜...

杀生祭祖没有好处的

佛在舍卫国祗园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

西方极乐世界在当下

《弥陀经》上释迦佛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