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须菩提观空息病缘

2015/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须菩提观空息病缘

过去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时,有五百位大比丘随佛一同住止,精进办道,修习用功,须菩提尊者也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侧的庐独自禅修。

当时须菩提尊者因为色身四大不调,举身沉重不堪,心中思惟:“我现在全身壅塞疼痛,这苦的觉受,到底从何而来?苦受生已,随之又灭,灭尽之后又将到何处呢?”尊者于是在山边露地铺好坐具,结跏趺端身正坐,正念专注,心起观照,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六尘静界,所产生的欲望、感受正是诸苦之源。

释提桓因在天宫中,遥知须菩提尊者心之所念,便对天人波遮旬说道:

“乐空寂静的须菩提尊者,今在灵鹫山侧住,身得苦患;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修福种德,莫过于此,我们现在应赶快前去亲觐尊颜,慰疾请安。”

弹指间,释提桓因便率领五百天人及波遮旬,从三十三天来至灵鹫山下,到须菩提尊者不远处。此时天帝转身对波遮旬说道:

“须菩提尊者乐禅好定,心在三昧之中,你现在用清净柔和的乐音,使尊者听闻知觉,让尊者从禅定起。”波遮旬奉天帝之命,调了调手上的琉璃宝琴,来到须菩提尊者前,拨弄琴弦,唱起偈子歌咏赞叹:

“功德如海目如莲,结尽无余无秽垢,

息心降魔脱有为,无为无作入空定,

五百天子觐尊颜,愿圣速从三昧觉。”

须菩提尊者听到咏叹之音,从禅定觉,见到天人波遮旬,称赞道:“善哉!美音波遮旬,雅音清乐可人心,今日梵唱声韵谐,乃有佳妙天籁音。”

释提桓因走到须菩提尊者前,头面礼足坐在一边,恭敬请法,说道:“尊者!请问今日为何四大增损而患此病苦呢?这个病为从何而生?是从身而生的吗?还是从意而生的呢?”

须菩提尊者对释提桓因说道:“善哉天帝!能问这样好的问题!所谓‘法法自生,法法自灭;法法相动,法法自息。’天帝当知,譬如世间毒药,若有对治药方,即能解其毒性,不复为害。天帝!此亦如是,身中四大,因缘共合从缘生,法法相乱,四大损增。天帝!法能生法,黑法用白法治,白法用黑法治。贪欲病者用不净治,瞋恚病者用慈心治,愚痴病者用智慧治,如是,释提桓因,一切所有皆归于空。

天帝!譬如风坏大树,则枝叶雕落,天雨雷雹,能坏稼苗,华果初茂,无水当萎,天降时雨,草木蒙润,世间诸法,相因相成,相待相生,因缘成诸法,四大损增,乃有病身。因缘和合,缘起性空,幻化无常,仔细推察,终归空寂,此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毕竟乃至不得形像男女,而岂复有身? 如实观照了知,我四大的疼痛苦恼,今日已经尽除,不再有苦患了。”

释提桓因听闻后法喜充满,对尊者说:“我原本也有愁忧苦恼啊!今日闻此无上妙法,愁忧销尽,再也没有烦恼挂在心头了。天上诸事甚多,我要和天子们还返天上,一定会牢记尊者教诲,依教奉行。”

须菩提尊者言:“现在正是时候,天帝可以回去了。”释提桓因即从坐起,前礼须菩提足,绕行三匝。这时,须菩提尊者为说偈道:

“能仁说此语,根本悉具足;

智者获安隐,闻法息诸病。”

释提桓因听闻尊者须菩提开示,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六》利养品第十三(七)

省思:

佛曾对阿难说,若人一生能得百岁,除去乳哺学语、眠卧食饮、营理众事、操持家业、苦病逼厄及衰老困顿等缘,所剩时光,真能豫乐安心得无烦忧者,不过才十几年光阴,而人多糊涂度日,浑噩不觉,浪掷悠悠年岁。《华严经净行品》云:“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因此,有志于道者,当念人身难得,无常逼迫,善用此身,精进其心,修习众善,断除诸恶,以度生死苦海,才不虚弃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遇到灾难病苦时念观音圣号

● 问: 如果遇到危险急难时,恐怕不能同时念诵各咒,...

三皈依时应该要这样观想

第一遍的皈依拜下去,要这么观想: 观想对十方世界十法...

绝症现前,应从三个方面下手

得了绝症怎么办?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决的问...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

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第一个,我们 先修空观...

患难病苦应称念观音菩萨祈求加护

称念观世音菩萨,患难病苦应念观音加护,眼疾尚未愈,...

心生还是病生时

凡病有无形、有形两种。无形之病,贪、嗔、痴、爱,及...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

佛陀住止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城边有一汪污泥不净的...

【佛学漫画】弥勒菩萨上生经

弥勒菩萨的故事——上生兜率天...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

【推荐】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

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 本人...

【佛教词典】持戒之人寿终不怖

子题:风刀 资持记释云:“持戒下,次明临终报。准俱舍...

【佛教词典】忍行五德

(名数)行堪忍,则有无根,无呵,众人爱,有好名,生...

【推荐】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两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后仅相差两...

四字佛号和六字佛号功德是否一样

问: 念阿弥陀佛名号或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是否一...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

念佛三昧最为第一

【原文】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

如何看待「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

社会上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常常抱怨说:好人无...

过午不食

《律海十门》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云: 一日夜不晚黄昏...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业果的轻重,最后我们把业果的道理作...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贪求冥感」。 在修行当中的时...

当你念久了,散乱心自然就没有了

如何净心寡欲?多念圣号。刚才不是提到要至心?你不念...

不偷盗得十种功德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

真正的大道不需要任何神通与炫奇

有一次,南泉普愿禅师偶然到达一个村庄,不料见到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