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梦参老和尚  2013/07/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贪求冥感」。

在修行当中的时候,想求一种感应,所以在禅定之后,他的心虚悬,就想得很远,想的很远,乃至想到多生劫前。意思就是想佛的加持,乃至于自己冥求开悟,就「周遍精研,贪求冥感」,精细的贪求,跟他默默的相合,就叫冥感。

修禅的人不求三宝加被的,如果是你修禅定的人,说佛菩萨加持,非着魔不可,这都是贪求冥感的。「心爱悬应」,想求一种相应。在自己习禅定的时候,心里贪求,或者圣人或者菩萨来加持我。这跟念佛不同,跟其它的行门不同,修禅定的人,假使修三摩地,心求悬应,修定的人,一定着魔。「贪求冥感」,魔也是乘虚而入,不是无缘无故就来魔的。因为你贪求冥感,魔就来了。哪里头来的?心魔。

五十种阴魔,阴魔即是心,从五蕴生的,自生的魔来障失你的定力。凡是着魔的,都是心引进的,心正魔不能入,心邪魔则能入。修禅定的人讲魔来魔斩,佛来佛斩。所有修禅的人,对任何境界相,根本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有形有相全是假的,见诸相非相。若能这样子来,魔不入体了。魔都是乘虚而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恶缘则易...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

讲话也是修行

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

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福建省永春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自古被称为世外桃...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吗

问: 念佛没感应,念往生咒有感应,也念惯了,杂念少,...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吉凶祸福不是定论,随时可以转变的

远离一切妄执吉凶,常见断见,我我所见,如是有情来生...

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

一切佛法的基本原理缘起性空,或者叫性空缘起,也可以...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念佛先除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

【佛教词典】名体

(术语)呼召体者为名,为名所诠之实物为体,世间一切...

【佛教词典】五戒境量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初就在家士女,五戒所获多少?...

早晚课诵的功德利益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门弟子...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拜佛姿势图解

第一.站立姿势.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

佛号如摩尼珠

原文: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

是否适合做夫妻的10个标准

现如今,婚姻的可靠度似乎越来越低,离婚率高居不下。...

贪取天眼

贪心是人类的天性,可是贪也有善贪恶贪,有正贪与邪贪...

追求它是伤痕累累;逃避它却也非常可惜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历事炼心。就是说人生...

印光大师示戒杀之要

【原文】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

四十八大愿——(第40愿)随意见诸佛国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

《观无量寿佛经》第二观:水观

【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