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早晚课诵的功德利益

仁达法师  2015/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早晚课诵的功德利益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门弟子们诵经打坐念佛起初并没有固定的早晚课诵本。自晋朝至唐宋,虽有早晚课诵,但不统一,汉传佛教各宗派各门派之间并不一致。到了明朝,莲池、藕益大师为方便佛门弟子修行,开始制定早晚课诵。到了清朝初年经玉琳国师固定下来。早晚课诵的内容都经过历代高僧大德认真推敲斟酌过,对于修行非常重要。

大凡修行遇到的障碍会来自几个方面:第一是魔障,第二是无始劫以来的冤亲债主,其中包括无始劫以来故杀误杀的生灵,第三是无始劫以来的六亲眷属,父母师长,远亲近邻。这些都会形成对修行的干扰。这些早晚课诵的内容便能解决这些问题。譬如《楞严咒》是破魔的,出自于《大佛顶首楞严经》,每日持诵能降伏魔军,破除一切魔障。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简称《大悲咒》,出自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此咒系观世音菩萨受之于千光王静住如来佛,当时观世音菩萨始住初地,一闻此咒,立超第八地,乃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愿以千手千眼应皆具足”。《大悲咒》内除 “娑啰娑啰”一名系表五浊恶世外,其余八十三句均代表观世音菩萨显示八十三种法相度化众生。是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心与大菩提心,为普度众生成佛成圣的重要口诀。凡能真诚诵念者,必会产生感应,得到诸多法益,不但能治一切身病与心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

持诵如意宝轮王陀罗尼能得到诸佛菩萨的佑护加持,此咒是观世音菩萨所说,出自于《如意轮陀罗尼经》,一心读此咒,能得到佛的智慧、妙法,明白佛法的道理,把烦恼转成菩提等种种利益。一心念咒,有求必应,临终时能亲见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率众来迎,当即往生极乐世界。经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有大陀罗尼明咒。所谓无障碍观自在。莲华如意宝轮王。第一希有能于一切所求之事。随心饶益皆得成就。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发心希求此生现报者。当一心受持此咒。欲受持时。不问日月星辰吉凶并别修斋戒。亦不假洗浴及以净衣。但止摄心口诵不懈。百千种事所愿皆成。更无明咒能得与此如意咒王。势力齐者。乃至日日诵一百八遍。即见观自在等。

消灾吉祥神咒,是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上说的,出自于《消灾吉祥经》。多读此咒可以消除灾难,带来吉祥。经中说“若诵此咒一百八遍,灾难即除,吉祥随至”。

按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此咒出于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一卷,唐代失译。二经同本异译。此中说之。经曰:“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或一千遍。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依法修饰坛场。至心受持读诵。一切灾难皆悉消灭不能为害。……此陀罗尼。一切如来同共宣说。若有苾刍苾刍尼族姓男族姓女。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能成就八万种吉祥事。能除灭八万种不吉祥事。……

功德宝山神咒,源自《大集经》,持诵此咒有非常大的功德,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加被。

准提神咒,出自《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佛言: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增寿无量。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余病!若不消灭,无有是处。若诵满四十九日,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随其人,所有善恶心之所念,皆于耳边一一具报。若有无福、无相、求官不遂、贫苦所逼者,常诵此咒,能令现世得轮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称遂(禅宗《传灯录》中引古人云: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是也)。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切随心。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咒,出自《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诚心持诵此咒能使众生消除短命夭折,增寿吉祥,速证菩提,早日成佛。

药师灌顶真言,出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常常念诵此咒,可以健康长寿,消除疾病,去除痛苦,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琉璃世界,或者由八大菩萨接引至西方极乐世界。

如言:“曼殊师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志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此言于此真言若自诵,若教人诵,皆得消灾获福者也。

“药师灌顶真言”治理众生,使得消灾免难、去病却苦。修持读颂能拔一切业障、护持身心安康、得无量福慧。

由于药师如来的弘深誓愿,无尽功德,一方面促使众生早成佛道,另一方面也能满足众生现世的安乐和福报。清朝的玉琳国师一读《药师经》,便额手失声,愿人人入如来的愿海。国师的《药师经》题语说:“予见世人顺境沦溺者不一,富贵可畏甚于贫贱。今此如来,使人所求如愿,遂从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则欲于王臣长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摄,不乘如来愿航,何从济乎?”

又说:“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志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于往生法门,未易生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难危迪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不退转,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观音灵感真言,据传为元代人所译。诚心读诵此咒,能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佑护,驱妖辟邪,解除灾难。

七佛灭罪真言,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世尊因文殊师利法王子的请求,而说过去七佛曾诵过的咒。一个人若造了四重五逆罪,不仅后世受极大苦报,现世也不得平安,为了消灭罪障,最宜持诵七佛灭罪真言。

往生净土神咒,又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此咒出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经》。持诵此咒,能消灭五逆十恶谤法等重罪,并常有阿弥陀佛,在其头顶以护行人,现世享安乐,临终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大吉祥天女咒,出自于《金光明经》。这是善天女说的咒语。善天女也叫大吉祥天女。念诵此咒语,可以使修行者财富丰饶,使修行者道心不分散,早日修成金光明三昧,破“烦恼障”、“业障”和“报障”,速证菩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经文字数不多,仅仅二百六十个字,却是佛教经典三藏十二部的总持,经常读诵《心经》,能使行者去烦恼,开智慧。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出自于《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是指示佛门弟子修行要遵循的方法和道路。

三皈依对佛门弟子非常重要,提醒我们是三宝弟子,不可懈怠,不可遗忘。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韦陀赞,通过赞颂护法韦陀尊天菩萨的功德,以感得韦陀菩萨的佑护。

早课内容经过祖师大德们一两百年探索推敲,成为佛门弟子的定课,每一个经咒都至关重要,修行者诵经持咒时都要洗面漱口,沐手焚香,聚精会神,虔诚持诵,久而久之,自然会与诸佛菩萨相应,得到诸佛菩萨的佑护与加被,消灾免难,福慧增长,健康长寿,吉祥如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莲宗助念的殊胜利益

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蒙光触身获益愿

第三十三 蒙光触身获益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

我们找到了最可依靠的力量

当我们执持这个名号的时候,我们要有一种认知,要有一...

这位护法神,独护地藏菩萨

坚牢地神跟地藏是一个系统的。坚牢就形容大地,我们一...

佛前供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3种让吃货们不寒而栗的高档「美食」

作为高档美食,鹅肝、燕窝、鱼翅往往被用于重要的宴席...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吃素应把握四原则

台湾是全球素食者比例相当高的地方,素食餐馆的数量相...

经行有六点好处

经行和静坐是禅修过程中最基本的主要形式,这在经律论...

【佛教词典】三受业

指三种受业。又作三受报业。乃就苦、乐、舍三受,将业...

【佛教词典】梵天王

色界之初禅天,有梵众、梵辅、大梵天等三天,其中大梵...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

体会生死,契合生死,利用生死

凡夫之心总是不断生灭,只是自己不曾察觉,也不会去注...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复重来生与老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为智者。 拂除尘垢无烦恼,不...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

率真侠肠的紫柏尊者

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真可,字...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舍掉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

【推荐】佛陀开了两帖修学空性的药

佛陀在讲迹门的时候说开显佛慧,并不是理想化地要我们...

女儿念佛后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感应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