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讲话也是修行

星云大师  2012/03/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道:“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道:“你没有良心!”

王阳明就对身旁的学生说:“你们听,他们在讲道。”

学生说:“老师,他们是在吵架。”

用天理、良心要求别人,是在骂人;若用来要求自己,则是在讲道。

与人相处,“讲话”是一种很切实际的修行,语言的赞美是一种布施。是非常因讲者、听者、第三者无心的搬弄而恶性循环。

大家都知道,是非止于智者。彼此能聚在一起,不要为逞一时口舌之快,而破坏掉这份难得的因缘。

语言是沟通感情、传达思想的工具,但不得体的言语或过多的声音,常是是非烦恼的因由,故佛门常教我们要“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还有维摩居士的“一默一声雷”,也是很发人深省的棒喝。

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以教人讲话为职。有一个青年前来请教,并说明演说如何重要云云。苏格拉底等他说了半天以后,向他索要两倍的学费,青年问为什么。

苏格拉底说:“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

俗云:“一言折尽平生福。”谨言实在是修身要件。

“是我拉他来的。”为什么不说“是我请他来的”?

“这是我管的。”为什么不说“这是我负责的”?

“你听我的。”为什么不说“我们来沟通一下”?

“你可别后悔。”为什么不说“你不再考虑吗?”

“你要给我小心!”为什么不说“你还是谨慎点好”?

同样是中国字,为什么不加点儿润滑?不然,不仅听起来不舒服,也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辜负了中国文字之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问: 无法参与道场或团体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

说不如行

有一天,一位经常跟随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忽然对佛陀说...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

莲池大师:僧训日纪

法师省己之训 《法炬陀罗尼法师品》云:夫法师者,常应...

念佛含摄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从这里来看,很多净业行人要注意了,我们自己做没做到...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

圣严法师《因为柔软,所以坚强》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不为美食所欺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

【佛教词典】八大神将

(名数)轮藏周围所安置之神将也。释门正统三曰:又列...

【佛教词典】富楼那成佛

(杂语)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土...

法供养虽胜,仍不废财施,诸物若能观空不著,便属法供养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因诸佛皆尊重法的缘故。所谓诸佛从...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推荐】学会欣赏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更多欣赏

这个故事是克林顿希拉里在演讲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学...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

知恩报恩的雁王

从前,在波罗奈城附近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很多鱼...

清明时节读诵《地藏经》,以佛法利益亡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从释迦牟尼佛灭...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祖师禅与如来禅

现在大家进入这个禅堂,什么叫做禅? 禅就是寂,寂也就...

「不舍一法,不受一尘」该如何理解

问: 师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经义,「佛氏门中不舍一...

烧香作炭

佛陀在舍卫国说法的时候,感化了一位青年发心跟随佛陀...

如何解决烦恼呢

问: 烦恼如何解决? 衍慈法师答: 烦恼的根本是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