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身有无

2010/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死尸,来到这个人的面前。随后又有一鬼追来,忿怒叫骂,说:“这死尸是我的。你为什么背到这里来了?”前鬼道:“胡说。这死尸原是我的,我当然可以自由搬动。”后鬼还是争辩说死尸是他的。于是二鬼各拉住死尸的一手一脚,互相扯夺。前鬼又道:“这里有个活人,他可以做见证。你就问他吧。”后鬼便问这个旅客:“你说,这死尸是谁背来的?”旅客心想,二鬼都是凶恶而力大,我无论说实话,或者说谎话,只能讨好一鬼,必致惹恼另一个鬼,看来今夜是活不成了。于是照实说道:“我见到的是前鬼背这个死尸来的。”后鬼果然大怒,捉住旅客的一只手,用力一拔,拔断了,向地下一掷。前鬼见了,忙拔死尸的一只手臂,给这个人插进换上。这样,后鬼拔,前鬼换,把旅客的两臂、两脚、头、胁、以至全身,通通拔去,而把死尸的换了上去。最奇怪的是,二鬼不再争执了,各取拔来放在地上的新鲜人体嚼吃着。吃完了,各自抹抹嘴巴去了。

旅客心想:“我父母所生的身体,眼见给二鬼吃尽了,我现在的身体,都是他人的。这样,我现在究竟算是有身体,还是没有身体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向佛塔,找几位比丘(即和尚)请问。把夜里遇到的事情详述一遍。比丘们说:“从无始以来,根本没有什么‘我’。人们认为是‘我’,而这个‘我’不过是四大(骨肉等固体物名地大,津血痰涎等液体物名水大,暖气名火大,呼吸之气名风大。)因业缘和合而成罢了,但凡夫妄认以为我身。你的原身和现在所有的身体,既然都是四大和合所成,这其间原没有什么彼我之分的啊。”比丘们还为他说法,使这个人心开意解,得了阿罗汉果,超出三界,永绝轮回。

【衍义】人生和世界的形成都是由于一念无明,妄起分别。于是循业随心,现作色身和环绕这个色身的世界。既有色身,于是那了别觉知之识,愈起妄执,认色身为我。由于执着妄我,就造作善、恶、无记(不善不恶为无记)等业。终于沉迷 越甚,促成生老病死轮回六道等苦,以至难以解脱了。小乘声闻法,认为根身器界等都是因缘和合,偶尔幻成。因此,于中不起爱憎分别,而断除烦恼,其极果位为罗汉。大乘则视因缘和合也是方便戏论,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了知一切法都是妙觉明心所显现。那妙觉明心是无在无不在,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生不灭的。这个名为“了义”,其果位为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们要发现自私的我并认清自私的我。如果我们能...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

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

至于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

把自己卖出去

在一次法会上,南泉禅师对着众人说,我今天想把自己卖...

一切众生都贪恋这个色壳子

四大无我,五蕴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这骨灰是不是...

法执——但去其执,不去其法

那有人就问了:四谛法是苦集灭道,有四种相状,而我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邪念一动,就是罪业

对于邪淫的意乐(意乐,包含想、动机和烦恼三方面意思...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

真正的男子气概

有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六岁了,一点男...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羡慕那些生活富裕...

【佛教词典】革

梵语 lat-ārka。又作茖葱。指山蒜,又说即薤。其叶似...

【佛教词典】相心散乱

【相心散乱】 p0837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四、相心散...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

佛教不是迷信,迷的人绝不信

古来是有十行并下看书,他一看光翻。咱们看一行,字还...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

善解与包容之心

有一则简单的故事:在某乡村,有一户老人家的隔壁有一...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

培福修福的十个法门

第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

如何使人际关系不复杂

答案只有四个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说用慈悲、用...

宏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法会

那各位我们现在大家先定定心。今天因为有十几到二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