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根为善聚

2016/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根为善聚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我现在为大众解说何谓善聚,您们要善加思惟之。”诸比丘们回答:“如是,世尊!”从佛受教。

世尊开示:“何谓善聚?就是五根。即信根、进根、念根、定根和慧根。深信佛法真理,如实精进修持;因精进而念住不忘,继而得定心不散乱;因定而起观智,故能如实了知谛理。依此五根而修,即能降伏烦恼而入圣道。比丘们,如果有比丘修行这五根,便能成就初果须陀洹,此初果圣者得不退转法,将来必定证得涅槃,生死自在;再持续依此五根用功,便能证到二果斯陀含,此二果圣者,将来再投生人间或天上一世,必能断尽一切生死苦,证得涅槃;再持续依此五根用功,便能证到三果阿那含,此三果圣者,命终投生色界净居天,将于其处证得涅槃,不会返至欲界受生;再持续依此五根用功,便能漏尽一切烦恼,成就四果阿罗汉。此四果圣者,以身作证,并自说:‘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

“所谓善聚就是指五根,为什么五根称为善聚呢?根即能生之义,因为这五根能生出一切善法、汇聚无量的善法,是诸法当中功德最妙、最胜之法。若不能修行五根,就无法成就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等二乘果位,乃至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若能修习五根,便能渐次证到四果、三乘之解脱道。诸比丘们!应当努力勤修信根、进根、念根、定根和慧根。”

比丘们听完佛陀的开示,个个欢喜奉行。

又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我现在为大众解说何谓不善聚,您们要善加思惟之。”诸比丘们回答:“是,世尊!”并听从世尊的教导,依之修行。

世尊开示:“何谓不善聚?就是五盖。有哪五盖呢?即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和疑盖。包括贪爱执着世间五欲之乐,遇不顺己意之境而心生瞋恚,或昏沉身重而耽着睡眠,或身心躁动掉举、忧思追悔所做之事;不但无法辨别是非真伪,对于真理也有所怀疑,不能明了,这五种烦恼都会障蔽本心。为什么五盖称为不善聚呢?比丘们当知,这五种烦恼盖覆本具的清净心,障碍禅定,更多的不善法由此五盖而生,将来便会堕落畜生、饿鬼及地狱道等三涂恶道中,受无量诸苦,不得出离。诸比丘们!应当勤求方便,灭除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和疑盖。”

比丘们听完佛陀的开示,个个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善聚品第三十二(一)》

省思:

《大智度论》云:“弃是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饥饿之地得至丰国,如从狱得出,如于恶贼中得自免济、安隐无患;行者亦如是,除却五盖,其心安隐,清净快乐。”故行者应持戒制心、收摄六根,勤修方便对治五盖,不令烦恼增长,堕落恶道。进一步当知勤修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和慧根,达到根深柢固,由五根产生出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断除烦恼,破惑证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想往生的人,是否需要戒掉手机和电脑

《维摩诘经》当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往生净土需要以清...

日常所有的障碍,都当做临终模拟考

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你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战场...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

一切障不离心,了心的一法

根机利一点的人,用功起来,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证,当...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为什么凡夫的世界都是种种障碍

我们看经文。这个是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这个地...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学漫画】千古一僧:鸠摩罗什

他这一生,颠沛曲折,离奇而又违背常规,如同浮光掠影...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

第一个礼拜佛陀的人

在佛的弟子里面,须菩提是获得无诤三昧最优秀的人,名...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

【佛教词典】琉璃坛

(物名)以琉璃宝所筑之戒坛也。义楚六帖二十一曰:嵩...

【佛教词典】六大

(名数)又曰六界。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周遍一切法...

觉得环境不好,为何不把你的心换一换呢

九种无为法:九无为说,穷生死蕴,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处处作主见如来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真正贫富的标准

给大家讲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 一次法会,很多人来听...

谁没有善根

佛陀时代,有一老人听说出家修行能够离苦得乐、解脱自...

「淫」是男女间彼此欢喜,怎么会有冤呢

冤业有三:如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递相吞...

证严法师与弟子的对答

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最美?什么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好人不提当年好

明朝崇祯年间,常熟进士蒋畹仙,偶然寄住在昆山同榜登...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当哲学研究

观汝书言学生话,不禁令人好笑。今说一喻,譬如太医院...

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

修佛的人,我们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不是和别人斗的,...

在「不幸」之中获得觉悟的机会

在一个父母离异、舅舅痴傻、爷爷病痛大半生、奶奶跳楼...

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

僧诲洲参,师问曰:汝出家为什么? 曰:为求出苦。 师...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