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凡夫的世界都是种种障碍

净界法师  2020/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凡夫的世界都是种种障碍

我们看经文。这个是“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这个地方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相违性难”,这是富楼那尊者心中提出的疑问。他说,七大的相状其实是违背我们如来藏妙真如性的。这一个难问,相状是违背理性的。因为他认为相状是障碍的,彼此间是干扰的,而理性是平等圆融的,那你怎么能够说相状有理性、理性有相状呢?

所以,事实上相状跟理性是违背的,应该是各自独立,相状不能有理性,理性不能有相状。他提出这样的问难。

佛陀的回答是“相随性遍”。他说,地水火风七大的相状,必须随着我们现前一念心性的理性,才能够周遍圆融,其实,相状跟理性是圆融的。以理事的圆融来破除富楼那尊者认为理事是障碍的。我们看到经文就会知道他的障碍在哪里。

庚一的“牒问”,正式牒示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问。先把他的疑问牒示出来,先按定他心中的问题点。看经文。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佛陀招呼富楼那说,你又问到一个问题,说是地水火风乃至于虚空,这个五大如果讲到它的体性的话,当然是由我们一念心性所变现的,所以讲到摄用归体的时候,它的本性是圆融无碍的,而且是周遍整个十法界。

既然它的体性是如此的周遍、如此的圆融,那么他生起疑问了:为什么水跟火会互相地侵夺、互相地陵灭呢?因为水是湿性的,火是温性的,有水的地方就不能有火,有火的地方是不能有水,这个是很明显的互相障碍。

那么一个体性周遍的东西,怎么就会生起这样的互相障碍的相状出来呢?这个是他的第一个疑点。

又者,你又征问说:虚空的体性是通达的,而大地的体性是障碍的;既然这两个体性都周遍法界,那么两个体性又为什么会互相侵夺呢?富楼那尊者的意思就是说:从现实的生活看,水火是不兼容的,虚空大地也不相容的;事相是互相地障碍,那么为什么理性是非常的圆融无碍呢?

这个地方我们简单说明一下。这个地方先按定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点。当然,后面佛陀会回答,说,因为我们心中对外境产生了执取,所以事相变成有障碍。佛陀说:“你看,我就没有障碍。”

佛陀的身心世界,他能够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为什么我们凡夫的世界是种种障碍呢?是我们自己的妄想把它执着,就使令我们在无障碍当中而变成了有障碍。其实是没有障碍的,它真的是周遍法界的,是互含互摄的。之所以障碍,只就是我们心中一念的爱取烦恼把它弄成这个样子。

这个地方等于是先按定富楼那尊者的疑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高慢心所招感的三种地狱

佛陀把高慢心的人,他内心的相貌讲出一个譬喻说:如人...

魔障出现的原因及对治

昨天我们讲了修行中会出现的魔障。所谓的魔就是障碍,...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

道证法师:念佛人唯一的障碍

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

并不缺少佛性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为贪恋财色名食,汲汲营营。时刻不断,争名...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记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刚到佛学院来求学。十六个春...

做更好的自己

一种花生于深山幽谷,其态,从容优雅,其味,芳香远播...

【佛教词典】智严

(一)(350~427)东晋译经僧。西凉州(今甘肃)人。弱...

【佛教词典】八大处

八大处统指位居西山一条支阜上的八座寺庙。 在支阜的东...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

富翁吃猪

传说过去有一个富翁一生行善无数,修桥铺路,救济鳏寡...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

墓魄太子

久远以前,在印度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墓魄太子,天生具...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

修福要怎么去修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