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2010/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一套太极剑法,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彩,众人尽皆诧异:“这等慢吞吞、软绵绵的剑法,如何用来对敌过招?”还以为是张真人有意放慢了招式,好让张无忌瞧个明白。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瞧明白了没有?”

无忌答道:“看清楚了。”

张三丰道:“都记得了没有?”

张无忌答道:“已忘记了一小半。”

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你了。你自己去想想吧。”

张无忌低头默想。

过了一会儿,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

张无忌道:“已忘了一大半了。”

周颠等人皆急:“刚学的剑法都忘了一大半,这可如何迎敌?”便请张三丰重新传授一遍,张三丰微笑,再使出一路相同的剑法。

张无忌沉思一会儿,睁开眼:“我已忘得干干净净。”

众人皆惊,惟张三丰独喜:“忘得真快!”

随即,张无忌拿剑迎敌,大胜。

张无忌学太极剑法,不记招式,只是细看剑招中“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之意。看完一路剑法,已忘记了一小半。低头默想之后,已忘记了一大半。再看张三丰演练一遍,再经沉思玩味,终于忘得干干净净。当全部忘记之时,也是学成之时,并以之力克强敌。由记得转化为有如本能一般,终能不受原来招式所限,随意出招自成章法。

张无忌是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拟出来的。普通人没有他那样的悟性,但无论是学武、悟道还是做人,其本质和境界都有着潜在的相似点,都要经历一个从清醒到迷惑,再从迷惑到清醒的过程。

青源惟信禅师讲到自己修佛悟道的历程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与张无忌学剑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一个人刚开始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人家告诉你眼前这叫做水,你就认识了水;告诉你远处那就是山,你就认识了山。你会心想“原来如此”,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理。因为了解得太肤浅,所以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随着年龄渐长,人在经历过无数的问题和挫折之后,开始逐渐了解到人生的深意,就不再有刚开始的心态,而开始小心谨慎,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我们开始分析哪座山更秀,哪片水最清。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争强好胜,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

大多数人到了第二重境界就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却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修行,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返璞归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无求无欲,与世无争,面对世俗之事,一笑置之。

人活一世,都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因为每个人只有一生,同样是活,为什么不活得圆满一点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

打坐完有这两点需要注意

前面是讲调心调息,现在看调身。 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

山高那碍白云飞

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元安寺洛...

我有神珠一颗

茶陵郁山主有一次乘驴度桥,驴子踏上桥板时忽而失足跌...

工穷力极本来面目现

看那无思无为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四威仪皆可参,要以...

公鸡与虫儿

有个儿童,才七岁,但常常找无德禅师,和他东南西北乱...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诸位要知道,禅定是现量境,这不是妄想哦。禅定的境永...

打坐时如何解决腿痛腰酸

初学盘坐时,腿脚会出现麻木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什么是你的心

宝通禅师初参石头希迁禅师时,石头禅师问道: 哪里个是...

一把石头换来每一生的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

亲自去咀嚼

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向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够学会老师所...

常拳公主

某日,佛陀带领阿难尊者及众比丘入王舍城托钵乞食,在...

【佛教词典】宾吒罗

(界名)Pi??āra,又作宾跎罗。地狱名。译曰集欲。普...

【佛教词典】八一有能

(术语)俱舍论之法相也。一切之有为法,有四本相与四...

这样的欲望,把我们的身心都系缚住

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弥陀佛,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的念...

为什么打妄想的就是真如

倓虚老和尚讲过一个偈颂,值得大家深思。倓虚老和尚有...

应该喊苦还是喊快乐呢

曾经看过一则禅学典故,说的是云照禅师每天都教导弟子...

【佛学漫画】四十二章经

千古秘籍《四十二章经》...

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

今天要讲的这位祖师是西元一世纪时期的中天竺国人,人...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言行举止就是我们的介绍信

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登了一则广告,他想要雇一名助理...

父母过世为他们立牌位有用吗

问: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有一次我们讨论到我父母过...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如何补救

问: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请人助念,他有何方便...

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赐给你福之前,往往先...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为什么般舟三昧这么勇猛,见效这么快呢?实际上他这里...

离开阿弥陀佛,难靠自力了生死

多生多劫我们负债负了众生的命债、情债、这个钱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