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2010/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托钵,看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比丘对她产生了欲念,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但茶不思、饭不想,还卧病在床,形容憔悴。师兄弟去探望他时,年轻比丘告诉他们:‘因为我的欲爱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才忧愁生病。’众人纷纷规劝他,但他就是听不进去,于是大家强行将他带到佛陀面前,禀告佛陀事情的原委。

佛陀对年轻比丘说:‘不用忧愁,我会达成你的心愿。’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十分高兴,马上就痊愈了。佛陀带领年轻比丘和众人进城,来到这位女子家中,才发现她已经死亡。家属悲恸号哭,不忍心将她埋葬,所以尸体放了三天,不但肿胀发臭,还流出种种秽物的东西。佛陀对年轻比丘说:‘你贪恋的美貌女子,现在已变成这个模样了。其实万事万物皆无常,于呼吸间不断地变化。愚痴之人看不见丑恶的内在,不仅迷恋外表而造作恶业,还当成是快乐的事。’于是佛陀说了一段偈语:

‘见色心迷惑,不惟观无常,愚以为美善,安知其非真。

 以淫乐自裹,譬如蚕作茧,智者能断弃,不眄除众苦。

 心念放逸者,见淫以为净,恩爱意盛增,从是造牢狱。

 觉意灭淫者,常念欲不净,从是出邪狱,能断老死患。’

年轻比丘看着死去的女子,脸孔肿胀、身体恶臭,令人难以靠近;又听闻佛陀教诲的偈语,体悟到沉迷于爱欲是错误的,于是向佛陀顶礼忏悔。他回到精舍后用功修行,精进不懈,最后证得阿罗汉果。一同到女子家的所有大众,看见死后的色身污秽不堪,也深信无常的道理,因此止息贪欲而成道证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省思:

《无常经》云:‘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色身是生灭变幻的假象,不论外表如何美好,皮肉下还是包裹着脏器及分泌物等污秽不净的东西。当老、病来临,色身就开始败坏;一旦死亡,身体立即腐烂,归于尘土。贪爱无常的色身,不是很愚痴吗?不仅色身,天地万物皆无法长存,因此不应为了欲望而起惑造业,枉受苦果。唯一能超越无常的,是人人本具的清净心。精进修行去除垢染,找回这念真心,生命才能无穷无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

了知苦空无常理,生安养欣乐心

是经附文,临终方诀,最为切要。修净业者,所宜详览。...

解脱名利束缚,唤起心中阳光

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

四种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

国王的白发

一群比丘在孤独园围坐着,讨论佛陀为何能舍弃世间人人...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你不能确定何时死去。虽然你拥有宝贵人身,但它全然是...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向阎罗王献财

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

最短的路,未必就最快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去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

无怒则无敌

在中国武术界中有句俗话:练拳不炼功,到老一场空。因...

【佛学漫画】根器

根器也可以称为修行佛法的禀赋。一个高智商的行业佼佼...

【佛教词典】五波罗蜜

(术语)于六波罗蜜中除般若波罗蜜者。般若为主,他五...

【佛教词典】盛者必衰

谓势力盛者必致衰灭。与“生者必灭”同义。表示诸行无...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

施食法问答集

1、已经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为何又制订准提施食法...

证严法师《灵验和不灵验》

贪婪渴求人生贫困的「因」, 心中无欲即远离求不得的...

阿难尊者示现修行的苦恼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

星云大师:如何道德增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问进步,事业有成,道德增进。但...

情不附物

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

最容易的超度法门是念佛

最容易的超度法门是念佛,不论时地,不拣根机,只要念...

五种不净的说法

我们很多同修都喜欢给人讲说佛法,宣传佛法,介绍佛法...

往生的重点——法华与净土的修学

(1)往生关键 皈依佛陀 自他不二,真实信心。 厌离娑...

五会念佛的念法与解释

五会念佛的念法: 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宏海法师:净土三资粮

(第一讲) 好,各位莲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弥陀佛。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