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逸的祸害

2011/0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过去,有一长者专门将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瓶瓶的酥油皆贮放于阁楼之中。有一回,长者取完酥油后,未将瓶盖栓紧,于是阁楼中的老鼠闻香而至,一头便钻入瓶内大快朵颐。贪吃的老鼠实在无法克制酥油香浓的诱惑,便一直待在瓶内不愿离去,结果不出数日,便撑死于瓶中。浓浓的酥油覆满老鼠全身,泛漾着金黄的颜色,已分不出是酥或是鼠。久而久之,老鼠的尸体渐渐地于酥油中分解四散,身骨下沉于瓶底,四肢髑髅则漂浮其上。

一天,长者为了替客人取酥油,手持火把,拾级而上来到阁楼。正当以量杯入瓶中取油时,发现了固状的物体,乍看之下以为是酥油所凝,仔细察看却似骸骨。长者心想:‘我取酥时瓶口未密,想必是老鼠溜进瓶内偷吃酥油,贪心不肯离去而撑死的。’

长者见状,便自思惟:‘放纵欲望多所过患,实在是真实不虚的道理啊!世俗之人贪着名利财色,心怀悭贪,不愿布施、不持净戒,月月年年耽溺享乐而不持斋,虽得人身,于道无所增益。一旦福报享尽,死后不免堕入三途恶道,受苦无尽。出了家的修行人,若只是外形别于世人,内心依然放逸无度,不阅经藏承受圣教、不念禅定、不思戒律,出家也只是虚劳其功,不仅今生无法成道证果,来世依旧要承受果报。由此可知,“放逸”真正是蹉跎时志、加速败亡的险径啊!’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五》

省思

‘放逸’即好逸恶劳之谓,潜藏的惰性如同慢性毒药,善用各种包装,一点一滴腐蚀人们的志气、消磨事相的作为──在家则学业不就、事业不成,出家则道业不克、三界不出。故佛言:‘常行精进’,用精进克服内心贪懒的欲望,才能到达究竟安乐的宝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动中修,要修到什么程度呢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们一个人不是没事干的,...

人心旁鹜不定,应从三毒中解脱出来

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

调出入息消除内心散乱

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

心很散乱,念圣号是最好的方法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老做小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里拜访住持。这位年轻的住持对身旁...

烦恼都是自寻的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

因小失大的商人

从前有一个生意人,借给人家半个铜钱,那个人好久都没...

阿难化瓜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

【佛教词典】释疑论

全一卷。东晋戴安道(戴逵 335?~396)撰。收于大正藏...

【佛教词典】草木

(譬喻)以譬受教法雨润之一切众生。...

圣严法师《思善、思恶》

我们先要善恶分明,才能开始修行。善恶分明的人,是正...

茗山法师《我的慈悲主义》

一、绪言 这是作者十年来身体力行并深深获得效验的一...

佛号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具足烦惑习染的众生,处斯五浊恶世,大多汩没尘劳,醉...

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

我在想: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年轻的时候,...

临终能否捐赠器官

所谓菩萨一切悉舍,吾人临终是否可将色身各器官,捐赠...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

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

许多人认为,做人应该内方外圆,但圆也应该要有不变的...

念佛人断气后遭遇违缘能往生吗

问: 末法众生若命终、未命终,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

不是它障碍你,是你自己障碍自己

们知道一个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当中但除迷情,不除其...

心律法师:孝顺从当下做起

大家都说,李生是个很孝顺的人。他不仅常说:等我有钱...

观死无常,勤念弥陀

学院在每年都会打四次佛七,当我们开始过得安逸、懈怠...

进厕所的布施法

每次入厕之际,观自身成金色宝瓶,瓶内甘露续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