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诸根寂静的难陀

2011/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难陀尊者在舍卫城象华园中,静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在佛陀座下出家,是多么的殊胜一件事啊!就好比昙花一现般地难遭难遇。所幸今生我把握因缘出家修行,漏尽了烦恼,息灭心中种种的欲望,证得阿罗汉果,不再受生死轮回的痛苦。’

就在此时,天魔恰好经过,知道了尊者心中的想法,于是飞到空中,向尊者俗家的妻子孙陀利说道:

‘汝今发欢喜,严服作五乐,难陀今舍服,当来相娱乐’

孙陀利一听,信以为真,欢喜雀跃,立刻忙着为自己梳妆打扮、打扫屋舍,安排各种歌舞表演等种种声色宴飨,等待难陀尊者的归来。天魔所散播的谣言,辗转传到波斯匿王耳中。大王一听,忧愁不已,立刻乘驾着白象,赶到了象华园中……

尊者看到波斯匿王前来,关心问道:‘大王,您一脸忧心忡忡,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波斯匿王回答:‘是这样子的,我听到尊者您将还俗的消息,不相信真有此事,所以特地来此与您当面确认。’

尊者一听,脸上露出了微笑:‘大王呀,没有见到的事是不能随便听信的,只有佛说的才可以相信!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漏尽一切烦恼,三业清净,得解脱自在,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怎么可能还俗?’

波斯匿王听了尊者的回答,放下心中的大石,很不好意思地说:‘尊者,我不知道您已证得阿罗汉果,所以才会听信这样的毁谤。我原先也是不相信,但因听到孙陀利夫人欢天喜地地布置一切,等您回家,彷彿真有此事,今天才会前来与您确认。’

尊者进一步开示:‘大王呀,出家修行者向往着菩提涅槃的清净和法喜,是不可能再重蹈淫欲的火坑。您观察这个色身,骨头就像枷锁一般,身上的肉如成堆的石头笨重,欲爱更像涂在刀上的蜂蜜,贪求一时却后患无穷!贪念炽盛,如同果实繁盛,必令树枝折断;皮囊只堪暂时借用,却不能长久;淫欲好比剑树、毒药、毒果……明白淫欲的诸多过患,就不会起贪着的心念。如果不明白这种种过患,妄想度脱生死横流,契入菩提涅槃,是不可能的。大王呀,诸修行人倾慕菩提涅槃的究竟快乐,觉察了知色身的障碍和痛苦,视淫欲如避火坑,便不会再被迷惑。所以,大王对没有见到、亦不明白的事,是不能随便听信的!’

波斯匿王听闻难陀尊者的开示,疑惑全消,满怀欢喜地离去。波斯匿王离开未久,天魔也来到了尊者的处所,欲引诱尊者,而说出一偈:

‘夫人面如月,金银璎珞身,忆彼姿容颜,五乐恒自娱,

弹琴鼓弦歌,音响甚柔软,能除诸忧愁,乐此林间为。’

尊者知道天魔的用意,便作一偈回应:

‘我昔有此心,淫逸无厌足,为欲所缠裹,不觉老病死,

我度爱欲渊,无污无所染,荣位悉是苦,独乐真如法,

我今无诸结,淫怒痴悉尽,更不习此法,愚者当觉知。’

天魔听到尊者的回答后,满怀忧愁地离去。

许多比丘听闻此事,将之转告佛陀,佛陀于是赞叹难陀尊者:‘难陀真是一位端正的比丘啊!他证得阿罗汉果,诸根如此清净,心中没有欲染;听闻毁谤,心不嗔恚;遇到境界,心不颠倒愚痴。’诸比丘听闻佛陀所说,欢喜地依教奉行,向难陀尊者看齐。

典故摘自《增一阿含经·卷七》

省思

是否曾经想过:色身的欢乐是真实的吗?因为要满足色身的欲望,我们追逐一切:希冀美名、欲得权势,口尝精致美馔、眼观风光美景、耳朵听悦耳音声、身着细软华服、鼻嗅馥郁馨香……为达种种目的,不停追逐驰骋。得到了,暂时满足欲念,不久又会再追逐更进一步的目标,欲心不曾片刻停歇,然而得到了,又如何呢?一切终有坏灭的时候。倘若求不到呢?欲心不得满足,又堕入求不得的痛苦深渊之中……,直到生命的尽头,才发现此生在意追逐的一切,全是虚妄不实!

什么才是真实?能见闻觉知的心,人人本具,不假外求,始终常在,找到了这念心,才是真正的富贵,亘古长存,照天照地,这才是最真实究竟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无「我」让心灵不受到伤害

人生在世,心灵常常受到伤害,伤心、伤感、伤痛经常折...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

出家不是职业,而是生活方式

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 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众多比丘弟子...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

品味痛苦,享受痛苦

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有精神...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一切皆是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

优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缘

(上) 佛住止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当时国内有一梵...

飞来佛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

高僧的眼泪

有一位中年才出家的高僧,住在离家很远的山上的寺院,...

【佛教词典】无上道

(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

【佛教词典】观勒

七世纪之百济僧。生卒年不详。推古天皇十年(602)至日...

念佛人修行的三个次第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呢?我们在...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

从极乐归来的菩萨是非同小可的

极乐世界的解脱功德,我们简单提出三点: 第一、随愿闻...

中阴身

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也就是世俗...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是诵还是不诵

问: 弟子一发心诵《华严经》口就臭,不诵的时候,口就...

这世上还有人能吃得消这钵饭吗

二位令亲在堂,宜以净土法门,感应事迹,常时解说,令...

伤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

大势至菩萨与念佛法门

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思益经》言:我...

圣严法师《装出来的自信靠不住》

有些人看起来很有自信,或是自认为很有自信,但这种人...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

这个「舍」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经常说慈、悲、喜、舍,慈就是想办法让别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