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迦叶尊者的涅槃因缘

2017/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迦叶尊者的涅槃因缘

摩诃迦叶尊者承佛嘱咐,令正法住世,勿令失传。于是召集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律、论法藏,令四众弟子得以依三藏修行。迦叶尊者已证得灭尽三昧,得总持四辩。法藏结集后,尊者依次第将佛所说的法付予持戒修善之人,使佛法处处流布,行者得以经常读诵,法无断绝,利益一切众生。

尊者常自思惟:世间无常,我已年迈老朽,死亡随时到来。我已遵照佛陀教示,住持宣说法藏,令听闻者各依己力而悟入;欲得解脱的善士,得以受持法藏为法王子。佛恩深广,我所做的一切,实在难以报答世尊深恩于万一,但又有谁能报尽佛恩呢?如今一切学与无学,都能和合依教奉行;时时刻刻受持清净梵行,摄化世间众生。此老迈之身我已荷担甚久,疲惫至极,臭皮囊身已用至极尽!如今,该是入涅槃之时。于是尊者说偈曰:“已结修多罗,以修治道路,世尊之法语,处处广宣说。”又曰:“无惭愧已除,已摄有惭愧,已作自饶益,我涅槃时至。”

于是摩诃迦叶尊者前往阿难居所,付嘱长老阿难:“世尊付我法藏后,即入涅槃。现在,我欲入涅槃,将法藏付嘱予你,你当受持。在王舍城,有一商主出生一儿,此儿出生时即有舍那衣覆身,所以名为舍那婆私。舍那婆私于出海经商返回后,将皈依佛法,修大供养,你当教化之,度其出家,并传法付嘱舍那婆私,使佛法流传不绝。”

当迦叶尊者将法藏付予长老阿难并殷殷叮嘱后,尊者思惟:世尊导师以大慈悲心,教化周遍,难行已行,广修无边功德庄严佛身。我应往世尊舍利处礼拜供养,这是我入涅槃前应作之事。复说偈言:“是我世尊,摩诃慈悲,世尊舍利,我已供养。菩提三昧,之所出生,难作已作,最后供养。”

迦叶尊者以神力前往世尊出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涅槃处,以及八舍利塔处,以无上恭敬心,一一虔诚礼拜供养。又入龙宫,供养佛牙舍利;尊者入龙宫,如同师子王踏入池湖那般无所怖畏,神态安稳寂然,内心清净无垢。供养佛牙舍利后,又如龙王现于虚空,转瞬间即至忉利天宫,帝释天及诸天人欢喜供养尊者。供养圆满后,尊者想于此处入于涅槃,这时帝释天问:“尊者常住山中,持清净戒行,是何因缘而来到这里?此处孤独无有归依。”迦叶尊者回答:“憍尸迦!我想礼敬佛牙及佛的天冠、摩尼宝珠、如来应量器,此是我此生最后供养之处。”复说偈言:“为说苦尽,是故我来,为看佛相,是故我来。”

帝释天及诸天人众听了迦叶尊者所说,心生苦恼。他们恭敬以双手捧持佛牙,迦叶尊者至诚顶礼,眼光不舍暂离瞻仰舍利;又以漫陀罗华、薄拘罗华、牛头栴檀周流那香,礼敬供养。迦叶尊者告诉帝释天及一千诸天人等:“诸位应当精进修行,慎勿放逸。”这时,在须弥山顶的迦叶尊者忽然隐去,即时回到王舍城。迦叶尊者将佛法藏付嘱阿难,之后阿难便日日随从迦叶尊者身后,说言:长老!莫入涅槃。迦叶尊者告诉阿难:“从今以后,我与你各自随所应行而行吧!”

这一天,阿难尊者早起,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迦叶尊者亦早起,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路途中迦叶尊者思惟:我与阿阇世王有过约定,在我入涅槃时,会去见王。于是迦叶尊者至王宫,向守门人说:“我欲见王,请你入宫告知。”门人回答:“大王现在正在眠卧,须等王醒来,方可为您启奏。”迦叶尊者说:“你可唤醒王。”门人回答:“不可!如我唤醒王,王必定大怒,瞋怒之下会惩治我罪。”长老迦叶告诉门人:“待王醒时,你向王陈述:迦叶欲入涅槃,所以今来见王。”说完之后,迦叶尊者入城乞食,乞食毕,即入鸡足山。此时山裂为三峰,尊者于山中铺草布地而坐,说言:“昔日如来以粪扫衣披覆我身,我当住持此身,直至弥勒佛出现世间,传付僧伽梨衣予弥勒住持佛法藏。”复说偈言:“我以神通力,当持于此身,以粪扫衣覆,至弥勒佛出。以此故弥勒,教化诸弟子。”

这时候,迦叶尊者入三种三昧。一者,身覆粪扫衣,如入涅槃相,三山合一覆护其身,犹子在母胎,安稳不坏,直至弥勒佛出现世间,传付佛法藏。二者,若阿阇世王来山欲见,山峰应时开启;迦叶尊者思惟:若阿阇世王不见我身,会吐血而死。三者,若阿难来山见我,山峰应开。之后迦叶尊者从三昧起,入于涅槃。此时大地六种震动,帝释天及无数天人众,以各种香花供养,山峰随即合起,覆护迦叶尊者之身。帝释天及诸天因迦叶尊者入涅槃而生苦恼,说偈言:

我等今日,远离迦叶,心生懊恼,不能自胜,毕钵窟天,众难法生。

摩伽他人,生贫孤独,一切世间,无有归依。今此迦叶,第二佛灭,正法山堕,正法船动,

正法树落,正法海涌。

魔王欢喜,摄受法乱。

尊者说偈之后,随即隐去不现。当迦叶尊者入涅槃之时,长老阿难在王舍城刚乞食毕,正在思惟无常即至。阿阇世王于睡眠中,梦见其母姓忽灭,因此惊醒。门人向王陈述:“迦叶尊者欲入涅槃,早先曾来,欲见大王。”大王听闻当下心乱,闷绝倒地。傍人以水洒大王面,王稍稍苏醒后便前往竹林精舍,顶礼阿难尊者后,悲伤啼哭的说:“我听说长老摩诃迦叶入于涅槃。”阿难回答:“是的,大精进尊者已入涅槃。”阿阇世王请求阿难:“我欲瞻礼、供养迦叶尊者身。”

阿难带领阿阇世王前往鸡足山尊者入涅槃处,看见诸罗刹守护迦叶之身,又见天人散花覆盖其身。大王举手拍头,如象触树而全身倾倒,至诚顶礼尊者,而后即找寻材薪,准备荼毗尊者之身。阿难见此情况问说:“大王要做何事?”王答:“我要荼毗迦叶尊者色身。”阿难回答:“千万不可!尊者正以神力护持色身,直至正觉弥勒佛九十六千万弟子围绕来至此处,尊者色身将现于弥勒佛诸弟子前,弥勒世尊会对弟子们说:‘这位迦叶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少欲知足最为第一,并结集释迦牟尼佛法藏,使佛法得以传续。’弥勒世尊复说偈曰:‘此仙比丘姓迦叶,释迦牟尼大弟子。最胜善见益世间,是其受持彼法藏。’”

“彼时弥勒佛的弟子思惟:那时候的人身甚小,难道释迦牟尼佛身也是如此吗?佛身应是大身吧!此时弥勒佛告诉诸弟子:‘摩诃迦叶身上的粪扫僧伽梨,就是释迦牟尼世尊的僧伽梨衣。’弥勒佛弟子听闻之后,深知业报差别,九十六千万弟子当下证得阿罗汉果,无数人受持戒行而得功德,又于此山山顶起塔供养迦叶尊者舍利。”阿阇世王听了长老阿难的开示后,返回城内,此时三山再度合而为一,覆护迦叶尊者身,阿阇世王于山上建立宝塔,并以种种香花供养。

典故摘自:《阿育王经·卷第七·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品第七》

省思:

经云:“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尊者为法忘躯、念念为众生的精进行持,示现了大乘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弘法精神。人身虽是无常,若能善用有限色身,实践自利利他菩萨行,不仅开显个人光明的真生命,亦能启发众生法身慧命,功德无有穷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印顺大和尚:师父圆寂日正是12年前带我出家时

师父,我来了昨日21时,印顺来到弘法寺后山本焕长老化...

翠岩禅师《警僧铭》对僧人的告诫

翠岩可真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经参访过慈明...

净慧长老追思荼毗法会在湖北黄梅四祖寺举行

2013年4月25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

法华经记载的21位大阿罗汉

1、阿若憍陈如: 他是佛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佛在菩提...

三法印

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连续两个刹那...

不穿袈裟的和尚--梁漱溟

梁漱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算是比较活跃且具有一定影响...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

蕅益大师的心路历程

蕅益大师是一个发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后径山参禅就...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精勤修善得梵天之福

佛陀住世时,曾经在古印度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

学会换位思考

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

【佛教词典】露命

比喻寿命之无常犹如朝露。鹿母经偈(大三·四五六上)...

【佛教词典】晒罽

(术语)Srkha,译曰大安乐。可洪音义七下。...

犯根本重戒后,透过忏悔能恢复清净吗

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

道场在哪里?就在一念清净自性中

以下总结这一段,如果你听懂了,对于禅净双修的修学方...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假如我去问一百个人,你有没有烦恼?...

文珠法师: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功德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

素食者比食肉者平均寿命高10岁

保加利亚天然生活方式推崇学者曾:要想健康,就要遵照...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

地藏菩萨名号的来源

在我们佛教界里头,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要讲...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佛示四种云喻

佛陀昔日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众开示...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