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2018/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如果有众生习于杀生,而且广造杀业,将种下命终堕地狱、恶鬼、畜生的罪报;如果投胎为人,寿命极短,这都是因为杀害他人性命之故。

如果有人常偷盗他人财物,同样会种下三恶道的罪报;若投生人道,恒常遭遇贫困匮乏,食物不足充饥,衣物无法蔽体。皆因偷盗、抢夺他人财物的缘故,劫夺他人财物,就像断人性命。

假使有人贪求淫欲,亦种下堕三恶道之因;若投胎为人,将感得配偶不贞、放荡荒淫。如果有人常说妄语,亦将种下堕地狱的罪报;若生人中,被人轻视,有所言说,不被信受,被人所轻贱,所以如此,都是因为前世常说妄语的缘故。

倘若有众生犯两舌罪,亦造堕三恶道之报;假使投生人道,心常不定,常怀忧愁,这都是因为在两头之间散播不实言语,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之故。

假如有人常说粗暴的言词,也会种下堕入三恶道的罪报;若投生人道,被人憎恶轻视、喜于喝骂,所以如此,都是因为言词不纯正真诚所招感之故。

假若有人喜欢斗乱彼此、滋生是非,同样会种下三恶道之罪;若转世为人,多诸怨憎,亲人间常多离散,这是因为前世好斗乱,使彼此不合的缘故。

如果有众生常生嫉妒,也会种下堕三恶道的恶因;若投生人道,经常衣物缺乏,这是因为此人常起贪心嫉妒他人的缘故。

如果有众生常起恼害心,就种下堕三恶道的罪报;若出生为人,常多虚妄,不解至理,心乱不定,这是因为前世常怀瞋恚、毫无慈悲心之故。

假若有众生常怀邪见,亦会种下堕三恶道的罪报;若投生为人,则生在边地,无法生于中国,也无法亲睹三宝、听闻法要;或是盲聋喑哑,身形不正,无有智慧分辨善法、恶法。所以如此,都是因为前世毫无信根之故,亦不敬信沙门、婆罗门、父母、兄弟。

比丘们当知,因为造作此十恶的果报,以致遭遇这些种种的罪殃。所以,应当远离十恶,修行正见。比丘们!应当如是精勤学习。”

当时,诸比丘们听闻佛陀的开示,生欢喜心,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四·十不善品·第四十八(一)》

省思: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故事中,佛陀慈悲揭橥众生,过去种何恶因,导致今生何种恶果,令众生明因识果,进而怖畏因果,远离十恶、奉行十善。若能秉持佛法正见,具足信心,落实断恶修善之行,时时觉察、觉照,转化烦恼,清净身口意三业,必能开拓光明人生,最终出离生死,直驱涅槃,得自在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妄识心本来就是空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这个妄识心本来就是空的,知...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

乱伦的丑恶悲剧

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如果邪淫而至乱伦,那更是丑...

世人若遇灾殃,应作偿债想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实故事

那是民国九年的时候,有一则真实的传奇性的故事:有一...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怀玉禅师精进用功,感得金台上品上生

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夜不...

韦驮菩萨入梦示警,商人居士巧结善缘

南华禅寺韦驮菩萨圣像 众所周知,韦驮菩萨为四天王座下...

何必妄加恩仇执着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

【推荐】有什么值得生起欲爱之念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对围绕身边的五百位弟子说:无...

【佛教词典】母陀摩奴沙

(术语)母娜摩拏史也M?ta-manu?ya,又作母那摩奴沙。...

【佛教词典】黑六字明王

为密教修六字经法,用于调伏法时,所供奉之本尊。又称...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

星云大师的生活衣食住行

在这里,要向各位报告贫僧的生活衣食住行的关系,虽是...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

证严法师:心田不长无明草

△ 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道证法师:念佛人唯一的障碍

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

戒之在色赋

【原文】 荡荡情天。昏昏欲界。智慧都迷。痴呆难卖。亦...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四小不可轻

般人常有看轻别人的毛病。见到一个人只有小学学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