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印光大师  2015/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注出,则大士恩泽,遍沾群萌矣。随即与玉仙书,说其所以,并将阁下之信,一并寄去。注成刊板,固不必说,不刊,则彼何汲汲然欲祈阁下注也。但注成之后,当将原稿由光处转寄,待彼阅过,则刊木板,或排铅板,方可定夺矣。其万君所问,当书之于后。大著《大词典》,字过小,光目力不能看,偶见一二则,似有可商酌处,亦书之于后。蒙佛接引一段下,所说不错。

《天亲论》,即《无量寿经论》,亦名《往生论》。大藏目录,名为《无量寿经优波提舍》。“优波提舍”,即"论"之梵语耳。

“ 隔阴之迷”,“阴”谓色身,即五阴也。由此菩萨,未断三界内之见思惑尽。一经受生,犹有所迷,故云隔阴之迷。许多大根器人,最初亦与凡夫同一迷悖。或遇逢缘,或一闻开示,立地便悟,直同两世人一样。皆因宿世深植善根,未断烦惑。一经转世,便成迷悖矣。以未死为现阴,死而未受生为中阴,受生则为后阴。此后阴且约未死前说,若约受生后说,又名为现阴矣。隔阴之说,指此。

拨置西方弥陀,以为心外取法,此参禅不得意人之通病。唯执有心不知有净土,与净土之教主也。意谓一切唯心,弥陀既在西方,即是心外取法。不知一切唯心,娑婆乃唯心之秽所感,极乐乃唯心之净所感。西方之阿弥陀佛,即吾人自性天真之佛,吾人自性天真之佛,即西方极乐世界之阿弥陀佛。不达唯心,妄生取舍,其过可胜道哉。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以心净则佛土净,心秽则佛土秽,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断无有善心净心而感恶境秽境,恶心秽心而感善境净境者。以是之故,故曰: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

让心灵创造幸福

第一,知道如何面对逆境。 逆境带来的痛苦包括两方面,...

心地的耕耘

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

这心在到底在哪里

阿难祈教《楞严经》的缘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东西,...

把禅的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

向天空扔斧子

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在背地里捅他刀子,该怎么办?...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

为何佛菩萨少而众生多

问: 法华经举手低头,皆能作佛,佛又于无量劫前,曾...

如何对待父母的出轨

世间事,有可以理论者,有宜以情论者。汝所说某人之事...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

【佛教词典】六慧

指璎珞本业经所说的六种智慧,亦即别教菩萨于六位时所...

【佛教词典】持剑明仙

(术语)咒剑而作成就,剑现光焰,得变身而成持明仙,...

到底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

问: 师父,有的老师说满足所需就能幸福,有的却说远...

【推荐】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

对义工的六点建议

现在真是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上有许多可敬的义工,遍...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有一只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

好色纵欲就是自杀,不但害己也害人

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刀枪水火,天灾人祸,这些...

佛号医病续命 让父亲起死回生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电话,说父亲的状况...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

经常这样去想,就不会怨天尤人

有时我们认为是冤枉的业,是法律不公,或者处理你这件...

怎么知道生死业力重不重

一个人怎么知道你生死业力重?你看我们同样念佛,有些...

蕅益大师开示的三种念佛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 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

圣严法师《禅的入门方法》

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顿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

元明高僧妙叶法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在佛教史上,我们总是听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