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宏海法师  2018/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说的是,天下名山之所以僧占多,是因为僧建多。大多的寺院都是僧人号召、德行召感,才把它建起来的。

我们现在到处山头、庙门口、墙上,写的南无阿弥陀佛,这个风气呢,就是从承远大师来的。他把阿弥陀佛的愿望,做了这样的一个表达和实现,因为阿弥陀佛发过愿,在咱们娑婆世界,在净土的这种弘扬中,走到哪儿都必须有阿弥陀佛的名号存在和流淌。这位祖师爷呢,把它兑现一直到现在。

随着沧海桑田,在这种斗转星移里边,很多古寺呀,也湮没到只剩下遗迹。现在,如果我们去到南岳的衡山,会有一个大德祖师留下来的叫弥陀台。说到这个弥陀台,当时呀,这里有一个老和尚修行,他的名声非常响亮,怎么响亮起来的?

得源于他的弟子叫法照大师,这是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呢,也是修净土法门。有一天,念阿弥陀佛念的入定了,就入到这个西方胜境。他亲眼见到,阿弥陀佛旁边站了一位老和尚,穿的也不咋地,但是最近距离站在阿弥陀佛(身旁)。他当时还问了一下,说这是谁呢?说这位就是在弥陀台苦修的承远大师,继承的承,遥远的远。这是我们净土宗的第三代祖师爷。我们都知道,高僧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一个是持戒清净,二个是苦修超群。

这个老和尚呢,从来不讲究,在这个弥陀台念佛,有人给他送饭,那他就吃点饭,没有人给他送饭,他就吃点野果子,就这么过去了。很多人慕名去求见他,结果到了那,看见他了,没认出来,还以为他是老和尚的侍者,因为他穿的太破布伶仃,一点都不起眼,所以还以为他是侍者,问说承远大师在哪里,殊不知已经现在其前,就是这样的一个行持。在净土宗的祖师爷呢,虽然他排名第三,但是呢,他的特点是以真修实干为根本,也几乎没有留下来什么著作,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思想特色。反正就一个,念阿弥陀佛,为他的本命元辰。

不过承远大师他修的这个法有点高,叫做般舟三昧。什么叫般舟呢,印度话,翻译成咱们汉语呢,就是常站立、不休息。般舟啊,修精进念佛的人,就是一直在这儿走,一直在这儿走,经行起来念佛,是不能够躺下来的。那么古人的话,最多的有时候能够行般舟行到九十天,那当然现在呢,我们也有这样的法,但是也有后来,你比如说第十三代祖师印光法师呢,不提倡现在的人去修这个大量、密集地修般舟,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吃不消,你法还没有修成呢,这个色身给修垮了。

所以呢,现在最多的是,我们说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行般舟,这个法还有。现在的东林寺呢,也提倡这样的修法。如果你是一位净土行者,也想说在现生中,也就是说不要等到临终的时候,现生中就能够克期取证。要念出来这个清净的境界,或者说忆佛念佛,印证这个法的话,那不妨呢,到东林寺可以去参加这么一次,二十四小时的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问: 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

明禅法师忆佛源长老:光看书,那是没用的

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着佛源老和尚。对他印象最...

善导大师弘法的二则传奇故事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

什么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在净土法门中,有一种特别的修法...

如何才是决定往生之道

问: 我们陕西这边,很多学佛多年的同修,因为念佛至...

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护身符不灵

朝山路上,有人和师父要个护身符,圣耀师父讲了下面这...

困难也许根本没你想得那么大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

近代高僧圆瑛法师

一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的主观认知里,还是依然把佛教...

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慧能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

【佛教词典】耳根

(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

【佛教词典】三业

【三业】 业为造作、行为,行为有身、语、意三行,此三...

有五种心态,决定五种果报

同样的修行者,有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一...

应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

问: 如果觉得自己心量狭小,没办法生起大悲心,应该...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智慧资粮比福德更重要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在《贤愚经》里面,讲到一...

圣严法师《超越别离的痛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

如何辨别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

受菩萨戒后,吃蛋犯什么罪

问: 受了在家菩萨戒,吃没有生命的鸡蛋、没有半月半月...

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为什么讲四种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新加坡人瑞许哲居士辞世 享年113岁

多年来积极从事公益活动的许哲去世了,享年113岁。 和...

以功德酥酪去换颠倒臭秽之水

。但由于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过,老妇人所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