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2015/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慧能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官到了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生下了慧能。慧能年轻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靠打柴卖柴来养活母亲。有一天他听到买柴的客人念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若有所悟,忙问客人这是什么经文,客人告诉他这是《金刚经》,弘忍大师正在黄梅东山寺给大家讲这部经。慧能听了,安顿好母亲,就前往黄梅拜见弘忍。

当弘忍知道他是从偏远的新州来的时候,就故意考他:“你从蛮荒之地而来,是个南蛮,难道也想成佛?”慧能毫不胆怯地说:“人的出生地虽然有南北的不同,但每个人的佛性都一样。人虽分南北,成佛不分南北!”

弘忍听了,心中暗喜,却不露声色,让他到碓房去干活。碓房就是舂米的作坊。慧能的身子轻,就在腰里绑了块石头,来增加身体的重量,这样在舂米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地把杠杆压起来舂下去。就这样,慧能在碓房老老实实地做了八个月的活。

这一天,五祖为了考验弟子们禅学水平的深浅,好物色一个接班人,就让每个人写一首偈子呈上来。当时神秀担任上座,上座在寺院里是仅次于住持的位置。神秀才华杰出,大家都很服他,想着这个继承人是非他莫属了。神秀果然不负众望,写了一首偈子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子被书写在墙上,虽然没有署名,大家都知道是谁写的,很快,这首偈子就传遍了全寺。弘忍看了后,对大家说:“后世如果能依照这首偈子修行,也能得到殊胜的果实,你们要好好念诵它!”

在这首偈子中,神秀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的身心本来清净。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意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外在的烦恼所污染。要想保持心灵的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也就是通过坚韧不拨的修习,才能渐渐地觉悟。

当时慧能正在碓房干活,听了大家纷纷念诵这首偈子,认为它还不够彻底,就让人把自己的偈子写在壁上。偈子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大家见了这首偈子,惊奇不已。这首偈子说,身心都不是真实的,从缘起性空的立场上来看,没有菩提树,没有明镜台,身心如幻影,干扰我们身心的烦恼更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首偈子把禅学漫长的修行过程,转化为当下的一念顿悟,说人的本心本性,原本清净无染。只要觉悟到这一点,就可以立地成佛。

弘忍大师见了这首偈子,就在慧能的头上轻轻地拍了三下,慧能知道师父的意思,在这天半夜三更的时候来到方丈室,弘忍把袈裟脱下来遮住蜡烛的光,秘密地给慧能传授了禅法,并把衣钵传给了慧能。弘忍考虑到其他弟子对这个位置看得很重,怕引起争执,担心慧能的安全,就送他到九江渡口,让他连夜往南方走。弘忍说: “我来渡你过去。”慧能说:“迷时师渡我,悟时我自度。”弘忍知道他的修行已经成熟,心里很踏实。

慧能遵从师父的教导,回到广东,隐遁于四会、怀集。十余年后,来到广州法性寺,看见寺院前挂着旗幡,有两个僧人在辩论。一个说:“是风在动。”另一个说:“是幡在动。”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两人听了,大吃一惊,觉得这个人的水平实在了得,连忙报告给印宗法师。印宗法师把慧能请到寺内,问:“我早听说弘忍大师的禅法传到南方来了,莫非您就是他的传人?”慧能说:“正是。”然后就把袈裟和钵拿了出来,大家见了,纷纷礼拜,请求慧能说禅。就这样,慧能正式出山说禅。

刺史韦璩请慧能入城,于大梵寺讲堂为众说法,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又加入后来的法语,即世所行《法宝坛经》。此后,慧能在曹溪宝林寺说法三十余年。中宗遣使往曹溪召他入京,坚辞不去。朝廷遂下令,以慧能新州故宅为国恩寺。惠能后来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岁。弟子迎其遗体归于曹溪。慧能圆寂后,肉身不坏,弟子方辩裹纻涂漆于其上,形像生动逼真,现存于南华寺(即古代宝林寺)。

神秀大师也继承了五祖的教法,化行于北方,世称北宗禅。

南宗主顿悟,北宗主渐修,因此禅宗史上有“南顿北渐”之称。

神秀是河南开封府尉氏人,生于隋炀帝大业初年,初习儒学,博学多闻,唐高祖武德八年,受具足戒于天宫寺。后遇五祖弘忍,在其会下为首座。五祖弘忍命弟子各以己意作偈时,见神秀“身似菩提树”偈,也予以赞叹。五祖入寂时,曾对众说:“东山之法,尽在秀矣!”

神秀后来住持荆州度门寺,道誉遍天下。但他的弟子与慧能大师的弟子,互相不服气,神秀总是告诫弟子说:“慧能禅师得到了无师自通的智慧,对大乘佛法有深刻的领悟,这一点我不如他。并且他亲自传承了五祖的衣法。你们不要一直停留在我这里,应当到曹溪去进一步学习。”

唐则天皇帝久视元年(700),武则天召神秀入京,给予了极为崇高的礼敬。京城中的士庶,每天来参拜的不胜其多。中书令张说也是他的弟子,张说对人说:“禅师身长八尺,庞眉秀目,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神秀入京后,与慧安国师同住内道场,受皇室供养。中宗神龙元年(705)召请慧能入京的御书中说:“朕延安(慧安)秀(神秀)二师宫中供养,每究一乘,二师并推让曰:‘南方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应就彼问。’”由此可见神秀禅师谦虚的美德。

神秀的禅风,是继承达摩的一系的二入四行之说,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为修持方法,而其渐修方法,又以四卷《楞伽经》为法要。神秀开示大众偈曰:“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此说与慧能的“佛向自性作,莫向身外求”相同。

慧能门下有四十余名弟子,其中以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支特别繁盛。在行思一支,到后世分为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在怀让一支,到后世分为临济宗和沩仰宗,应验了达摩传法偈中所说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预言,至此,禅宗在中国蓬蓬勃勃地兴盛了起来。

文:吴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丰干、寒山、拾得

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

慧律法师《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请放掌。 祖国大...

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又怎么会作佛呢

什么叫理观的智慧?我们先讲一段禅宗的公案再来说明。...

禅堂里的香板是怎么来的

香板,指形如宝剑的木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大的法宝。 香...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往生比丘 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

百年后到地狱去

有几个世俗人到寺院里参访,他们不信佛,态度傲慢,东...

智宽法师口吮腹痈

【原文】 唐智宽,蒲州河东人。常诵维摩经及戒本,感天...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禅宗六祖惠能生平壁画欣赏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子时,一个体重稍轻...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

【佛教词典】童子

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之真子,二因无淫...

【佛教词典】一恒河沙

指以一恒河沙之数,譬喻物之极多。略称一恒。诸经中每...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

八字文殊菩萨及其座下的八大童子

八字文殊菩萨,其形像系顶有八髻,前五髻,顶上一髻,...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

如何让佛号更加坚定呢

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的素质不...

能够信愿念佛是人中芬陀利华

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行,要...

心态重于环境

每天上午的同样时间,一位富翁都会乘车经过一个公园。...

慎独知于衾影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

圣严法师《智慧100》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华寺主...

警惕无常,行善修福

《佛说无常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

一位20岁出家僧人的心路历程

和大部分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自己在童年闻到...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