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净界法师  2019/04/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这个道秀法师,在《高僧传》上说他是博学多闻,通达很多的教理,智慧也特别的高。但是他的性格上有一个缺点,这个人瞋心、对立心很重。他经常跟人家辩论,而且一定要胜过对方,他不管什么都是以胜负:“我要胜过你。”这样的心态来跟人家辩论。

后来有一天,他跟同参道友在讨论佛法的时候,触动了他的瞋心。这个时候,他的瞋心非常的炽盛,全身发热,他就离开了道场,想要到树下去乘凉。结果他到树下以后,那个瞋心不断地增长广大,他就在今生当中,从一个人变成一条很大的蟒蛇,今生就变成蟒蛇。在《高僧传》里面,祖师就下这样的评注说:一生持戒,听闻佛法,结果因为瞋心的缘故,而以蟒蛇身承受福报。大蟒蛇当然有它蟒蛇的福乐,但是它的果报是卑贱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经常回忆忏公师父对我们的开导。他说修行人有三个重点:解门、行门、性格。忏公师父说:“这个性格最重要了。”他说:“你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你要是性格不好,都不行!”

这个性格就是你的思想不够调柔。就是说,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你的解、行二门是一种资粮力;但是你的性格不好(这个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你的个性对立心太强、或者是高慢心太重,这个时候,会使令我们这个善业,产生错误的引导。

所以这个地方讲“异熟识”,就是说这个业力要转成果报,其实这当中有很多的变量。这个变量,你第六意识的思想,或者以世俗话来说是你的性格在引导这个业力的时候,是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忏公师父说:“你即使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你的性格不好,都不行!”就是这个道理。以上是讲到我们生命的根源——阿赖耶识的三种相貌:因相、果相跟自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

沙弥贪恋龙宫堕龙身

昔日,有一位阿罗汉与一位沙弥师徒二人同住在山中修行...

【东林寺原创绘画】恶知识是如何把你带进地狱的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为大众宣说“僧伽吒”这一妙...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

不要用情绪来解决事情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

害人就是害己

从前有一个愚痴的人,因为他和别人有仇,所以常常要想...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一人学佛,带动全家转运

爸爸和两个弟弟经常出状况,我不是替他们还赌债,就是...

学佛之本,立愿为先

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

智者归命得正道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

讲品行保气节的范景文

人生际遇各有不同,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致的,那就...

【佛教词典】出圣

(术语)出世之圣道也。归敬仪中曰:但出圣道,无始未...

【佛教词典】观无量寿佛经图颂

全一卷。明代传灯撰。又称观无量寿佛经附图颂。略称观...

何谓「四重二谛」

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 第二重:说空说有皆...

万物皆可为师

在印度,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古鲁即将去世,一弟子向他求...

十种往生法门

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

为什么要向竞争者祝福

一个苦恼的杂货商来找禅师,向禅师诉苦道,最近他的店...

生命的原理:依报与正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生命的原理,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

知道「没有声音」的是谁呢

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

佛门的教学艺术(图)

如果我们懂得佛门的表法意义,你在寺院里面走一圈,整...

【推荐】《了凡四训》漫画版

《了凡四训》漫画版...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地藏如意宝,能满众生一切愿

在《地藏十轮经》中,说地藏王菩萨就是法界的如意宝、...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问: 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