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知道「没有声音」的是谁呢

净界法师  2020/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知道「没有声音」的是谁呢

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听闻的那种一时的作用,是听闻的内在体性),来指示六根之性是常住不灭的真因。我们要的是那个闻性,不是听闻的那个生灭的作用。

看经文。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这一段很重要。我们现在要站在闻的角度来看声音,不能站在外境的声音来看声音,站在听闻的角度。佛陀说,阿难!当声音消失的时候,乃至于余音的回响也消失的时候,你告诉我说没有听闻的功能,其实这个是错误的。因为,假设连听闻的功能也消失了,那么闻性就灭掉了。

如果我们的闻性灭掉,这个时候就没有明了作用,就像枯木一样没有明了作用,因为它整个闻性消失了。那么钟声再击发的时候,你怎么能够听到声音呢?因为闻性已经消失掉了啊!可见得,生灭只是一时的听闻的作用,但是那个体性,那个闻性是恒常存在的,所以它能够“知有知无”,这个闻性能够知道“有声”,知道“无声”。

“自是声尘,或无或有。”所谓的生灭,只是外在的声音或者“有”或者“没有”。难道说耳根中的闻性会有“存在”跟“不存在”的差别吗?它恒常存在的,它能够听到有声,也能够听到无声。

所以,“闻实云无,谁知无者?”如果说耳根的闻性会随声音而消失,那么又有谁知道“声音已经没有”呢?你说耳根已经随声音走掉了,现在没有声音了,那你怎么知道“没有声音”呢?那知道“没有声音”的是谁呢?那还是闻性嘛!

所以,远离声尘的那个东西是谁?就是“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的是谁?我们现在不要去注意跟声音在一起那个“闻”,去注意那个在听当中不跟声音在一起的。你听到声音,有一个是跟声音在一起的,有一个是没有跟声音在一起的,你要注意的是没有跟声音在一起的。

跟声音在一起的那个随声音就消失掉了,但是有一个是不跟声音在一起的,那个东西你要把它找出来,就是“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的那是谁?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所以你应该知道,你从这个地方产生判断力,外在的声音在听闻的过程当中是有生有灭的,声音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但是闻性,你的闻性却是不随声音而有生有灭

“令汝闻性为有为无”,闻性并不随声音的有而有,也不随声音的无而无,它是常住不灭,是恒常存在的。这个就是我们整个修行的真因。你不要老是去注意跟声音在一起的那个六根,你要去注意没有跟外尘在一起的那个六根,就是我们讲的闻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

转五浊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

【推荐】以佛号来压制妄想,那效果一定很差

我们这次的课程有三个忆念: 忆念真如、忆念阿弥陀佛名...

主人公在哪里

一日,祖钦禅师问原妙禅师:日间清醒时,还作得主么?...

到达心佛双忘时,才会会得真实义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前面讲到桥陈那比丘知道:原来三界这个地方是住旅馆的...

处处作主见如来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害怕造恶因、误导人,故...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

唯识五重观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问: 请教法师,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宏海法师...

【佛教词典】大慈尊

(菩萨)谓弥勒菩萨。弥勒译言慈也。...

【佛教词典】火蛇

(杂名)地狱中吐火迫害罪人之蛇。楞严经八曰:火蛇火...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

念佛法门要知他力即自力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证严法师:生死之间

比如在慈济医院中,最近有两件个案,一件是父与女,另...

「穷子喻」对我们的启发

《法华经》讲了一个穷子喻。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离开他...

面对难看的脸难听的话

每个人的心地都有无尽的光明,只是这分光明常被遮蔽。...

一门出了七院士的钱氏家族

一门出了七院士,这在中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学会付出,便会拥有幸福

一个馒头店的老板,每天蒸120个馒头,100个用来出售,...

心若有迷,便要至诚念佛,即能唤起心性觉醒

【原文】 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

缘分,离不开珍惜二字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

妙莲老和尚《涂粪喻忏罪》

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忏悔,忏悔才安乐。但是不可...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语 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

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