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大安法师  2021/09/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个对比。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怀玉法师,他相信念佛法门,非常刻苦地去修行,每天是日中一食,常坐不卧,一生念了阿弥陀经三十万遍。每天持名五万声,常行忏悔,志求上品上生,他发誓要上品上生。

结果到临命终时也确实看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圣众很多都来了。他坐在寮房里面,结果从窗户过来的一位菩萨手里拿着的是银台来接他,一看到银台,他就不想走了。说我一生精进念佛发誓要取金台,现在怎么不是呢?他感到不是,就不动心。这个念头一动,来迎接的圣众就消失了。

消失了之后,怀玉禅师带着感恩的心又加倍念,原来是一天念五万声佛,这时候加倍念十万声佛号,精进。这样又念了三天,这时候阿弥陀佛带着观音势至无量圣众就更辉煌地过来了,首先放出奇异的光明使他的房间充满光明,虚空是圣众遍满。

这时候怀玉禅师一看这个景象不一样了,就很欢喜,赶紧告诉他的徒弟们“我马上要走了。”徒弟说:“你写个偈子,给我们教导教导”,他就说了一个偈子。这时候他看到观世音、大势至就共同拿着金刚台来接他,就是上品上生,所以他是带着灿烂的微笑往生的。

这是在往生的公案里面唯一的一次两次过来迎接他,第一次他不去,他有这种气概。如果是碰到我们,哎呀!银色的,哪怕是铁莲台,也得先走再说。但是我们来看看怀玉禅师,他有这种自信自肯的心,有他宿世的善根,有他今生的努力。他留的偈子是这样写的:

清净皎洁无尘垢,

上品莲台为父母;

我修道来经十劫,

出示阎浮厌众苦;

一生苦行超十劫,

永离娑婆归净土。

第一句“清净皎洁无尘垢”是谈他通过修行内心很清净,离开那些烦恼、垢染。所以志求上品上生的莲台作他法身慧命的父母,那么这两句他成就了。然而他的善根是什么呢?他知道自己的宿命了,他修佛道以来已经修了十劫呀,他有这样的善根。

然而在十劫的修行过程当中都没有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所以这一期分段生死来到阎浮提,他遇到念佛法门了。他内心对这娑婆世界八苦交煎有深刻的厌离心了,所以他才发起我尽形寿要修苦行。那这一生修苦行的念佛,就超过了他十劫的修行!

一生也就几十年的光景,超过十劫呀!那就永远离开娑婆世界的轮回,到达解脱的极乐净土去呀。所以他能够对念佛法门一往情深是有他十劫的善根作为基础的。同时也表明没有念佛法门的往生一法,他在这一生也是解决不了生死问题的。以他这种精进努力的程度,自然感到的是银台,他再发奋才得到了金刚台。看来不容易啊!我们现在的念佛人,这种精神这种刻苦大概是稀有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愿——(第1愿)国中无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

三界如粪坑 应早求出离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

为何专说极乐世界?因为这个法门殊胜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

「莲华化生」的具体情形

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没有空间的...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问: 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

净土行人不可忽视的熏习力量

《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什么不足啊? 第一、我们...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二点要注意:一个是你能念的心,...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慈悲的驯服场

有一天,在禅堂里面,忽然发现一个小偷偷东西,在禅堂...

【佛学漫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精进的修行者,他们有人当生证果...

九色鹿

从前,有一只珍奇罕见的九色鹿,常在恒河边饮水吃草。...

【佛教词典】毗罗毕利多法会

锡兰语 Veil pirita。意为“小保护”或“小祈福法会”...

【佛教词典】金山王

(譬喻)金山中之胜妙者,以譬如来。往生要集上本曰:...

【推荐】阿弥陀佛接引临终人事迹三则

阿弥陀佛怜念悲悯我等罪业众生,如慈母对待独生子女一...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

警惕「六根」的坏习惯

人在世间,总有很多给人评论的地方,尤其关于习惯方面...

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

莲宗教起所因十重法义

序文 如上别中十义,复以前九为通,后一为别,兼前总义...

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

微笑地面对生活

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

天下第一菜:大白菜

慈禧晚年时,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且口干舌燥、咳...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